2015年第四季度到现在,唱衰农资电商的声音再次响起,诸如农资电商来了,农资业务员/农资经销商/农资零售商依然存在,所谓的革命并没有出现。何必那么着急? 
张建中农财网农化宝典特约撰稿人 资深农业电商人,农一网企划总监,从事农业和农业电商10年。
虽然云农场、农一网、田田圈、一亩田等农业互联网企业都在不断进行业务调整——试错纠错,但是他们的脚步并没有停止,每一次调整都可能会离成功更近一点。 回首互联网和电商的发展历程,不管是当当、淘宝,还是京东、美团,无不经过了N年的发展,方具备一定的影响力,而很多人却在仅仅过去了一年的时间就唱衰农资电商,这不合情理。 农资电商需要弄懂用户和客户 很多人认为电商的最核心资源是产品,其实并不是。目前几家做得相对好一些的农资电商,大多是知名农资企业投资的,有优势,也有劣势。 
在互联网中,用户不一定是客户,客户一定是用户。老张就把线下的支撑网点当成客户,而用户则是普通的会员——零售商和种植大户。 没有会员,或者不能为客户带来更多的会员、不能为会员带来新的服务,那么这个平台对客户的吸引力就大大降低。 目前多数农资电商依然只盯着客户,而忽视了会员(用户),依然是用传统的农资销售理念在做电商,这样继续下去,所谓的电商平台就演变成了一个企业的客户的进货平台。没有哪一个企业的进货平台拥有盈利能力的,因为这样的平台是依附于企业的,投资者宁可投资该企业,也不会投资于该企业的进货平台的。 激发线下主动性是关键 地区农资商对当地农业是十分了解的,在当地也拥有多种资源。离开地区农资商的支持,农资电商想要发展会员就需要付出巨大的成本,而且不一定能做到。因为农资几乎是熟人交易,一个陌生者,没有两三年的时间,几乎很难在一个地区立足脚跟。 
如果农资电商平台,继续死嗑农资商已有的经营业务,那么要么两者分手,要么农资电商平台演化成为农资商的进货平台。 农资渠道商的价值将进一步凸显 
与此同时,农资商也会更加主动地与适合自己的电商合作,成为电商在当地的合作方,借助+互联网实现自己的突破性发展。 2016年农资电商的几个走向 
5、将出现更多的由地区农资商运营的农资电商网站,不求覆盖多广,只求深耕当地。 
目前老张一直在这个方向思考,而且认为这个方向的可行性即将成熟,为此希望能够与同仁们多多交流,微信44664911,添加请备注“农业电商”+您的个人情况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