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虫属于动物,但引起的瘤状突起反应归于病理,从而将线虫归为病原生物。线虫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才能看得清楚形态。 
线虫为害引起的柑桔果树黄化衰退 受害植株先缺水再黄化 柑桔线虫病主要是指病原线虫为害柑橘根部。 线虫侵入须根, 在根皮与中柱之间, 刺激根组织细胞过度增长, 形成大小不等的根瘤, 新生根瘤初呈乳白色, 后渐转为黄褐色。严重时, 出现次生根瘤,并生出数条次生根, 小根扭曲, 盘结成团, 其后老根瘤腐烂。 
线虫为害根系,引起果树早期呈缺水状,生长缓慢。 被害植株生长缓慢, 树势衰弱, 受害严重时, 树冠矮小, 枝条短弱, 叶片可呈缺素状, 开花少, 坐果低, 受干旱时叶卷, 甚至枯死。 
线虫为害后,根系有瘤状突起,同时次生根多。 目前发现5种为害柑桔福建为害柑桔的根结线虫有5种, 即柑桔根结线虫,闽南根结线虫,花生根结线虫, 苹果根结线虫,短小根结线虫。 广东的根结线虫多为花生根结线虫, 而四川简阳根结线虫。 
四川简阳根结线虫雌虫的会阴花纹细, 尾尖处向两侧有脊状放射形条纹, 条纹间的线纹有时不连贯, 似有很多小刻点; 成熟雌虫体近球形, 乳白色至黄色。 柑橘根结线虫会阴花纹近圆形或略呈方形, 肛门上方有横纹或短纵纹, 无阴门纹。 闽南根结线虫会阴花纹内层呈“ 8” 形, 在肛门上方有1- 2横纹将会阴区和尾区分开。 线虫有两个为害高峰期 病原线虫以卵及雌虫随病根在土壤中越冬。卵在卵囊内发育, 孵出一龄幼虫在卵壳内,蜕皮后出壳,二龄幼虫活动在土壤中, 成为侵染幼虫。春季新根发生时,即侵入新根为害,导致幼根肿大,形成大小不一的根瘤。幼虫在根内发育,再经3次蜕皮,发育为成虫,雌、雄虫成熟后交尾产卵。卵聚集在雌虫后端的胶质卵囊内。 
被为害的根系,出现瘤状突起同时有些次生根丛生。 幼虫出壳后向土壤转移, 一年中可发生多代,能多次再侵染。此病的侵染来源, 主要是带病原的土壤、病根和混有病原的土杂肥料。无病区的侵染源则是带病的苗木和根部土壤, 病苗是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其次是水流和土地耕作。农具、人畜也可传播病原。 
广东一年有2次为害严重期,一是春季新根发生期,二是秋季新根萌发期。根结线虫病在各类土壤均可发生,在通气性良好的沙质土中较重。砧木不同品种有一定差异, 而以酒饼簕为高抗。 
酒饼簕为砧木的柑桔种在线虫发生区,没发现根系受为害。 三招轻松控制线虫病 1) 检疫。严格实行检疫, 防止带病苗木连同泥土进入无病区及新区。 2) 培育无病苗木。苗圃地选择前作为禾本科或水稻田的地块,整地播种前和苗木移栽前, 先用杀线虫剂进行土壤消毒; 发现带病苗木,又必须种植时,先用48℃热水浸根15分钟, 杀死根部和根瘤内的线虫。 
3) 病树处理。在 2月下旬及7月下旬新根萌发期, 扒开病树树冠下的表土清除病根, 均匀撒施杀线虫药剂, 然后覆土。 有效的杀线剂有0.5%阿维菌素颗粒剂、 或10%噻唑膦颗粒剂, 或3%阿维·吡虫啉颗粒剂,或淡紫拟青霉颗粒剂,或木美土里重茬线虫终结者,视树冠大小, 每株 20-50克不等,或淋施20%噻唑膦水乳剂,或40%丁硫克百威水乳剂,或阿维·丁硫水乳剂等。 感谢杨村柑桔场柑桔研究所原所长蔡明段老师对稿件的支持,以及提供部分清晰的照片。 若您对线虫有更好的防治方案和使用案例,可以在下方“写留言”,留下您的真知灼见。或可以添加柑桔通编辑郑生zhzw3625,提供相关照片和方案。 
长按二维码 立即购买 点击标题阅读往期好文 搞明白这六点,加强管理,实现柑桔优质丰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