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三农,感悟中国" 点击上方"三农中国"可以订阅哦! 他本是高级白领,如今却深耕山村,6年时间,他因地制宜,探索出了农村电商的“遂昌模式”,以定点定人的方式,在农村实现电子商务代购、生活、农产品售卖,基层品质监督执行等功能,让信息化农村更深入的对接与运用。他就是“赶街”农村电商“遂昌模式”的创始人:潘东明。 
农产品的市场在哪里? 潘东明:成熟点的市场还是商超跟菜场,然后一些农贸市场,目前构成一种主流的农产品的销售市场。城市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共性化的农产品已经开始不是特别的满足了,一个收入10万的人,收入100万的人,收入500万的人,在共同供给的市场下,大家吃的几乎都是一样的,这样长期下去肯定是不能完全满足于市场的需求。那么实际上现在农村或者有一些好的一些生态的区域,他还保留一些很好的农产品,包括一些好的一些品种化的种植方式。但这类产品在市场化的过程也非常难,跟新增长的需求之间有他的不匹配之处,那么我觉得未来的企业,如何真正的把这两者的需求,精品化的农业跟一些收入高的,对健康要求比较高的群体如何有效的对接,这块是一个新的市场。 
和市场握手,最惊心动魄的事情是什么? 潘东明:很多东西没考虑。比如说我们在2013年,通过聚划算卖土猪肉,这个事情是破天荒的,以前没有人干的,我们当时整个目标、流量、宣传、促销我们都是做的相当大的,可以说我们对这些事情也过于乐观,实际上在操作的时候,一个土猪肉它涉及到太多的问题,分割的问题,部位的问题,骨头跟肉的问题,保鲜的问题,配送的问题,包括检疫检测的这些问题,我们都没有完全思考得到,影响力做的非常大,但是我们发现,对我们来说学费交的比较大的,几乎就是说公司为此付出了很惨重的代价,但是这个过程中不是第二次就能吸取教训的,因为你做猪肉,做土鸡,在做鱼,或者做水果,你可能都不同程度的犯一些错误,久病成良医,我们慢慢的摸索,用心的摸索。那我觉得这两年我们就自信的多,哪些东西能卖,哪些东西不能卖,怎么包装,温度适度怎么控制,包装盒几层,要什么样的物流,或者配送方式是最合理的,那么当这些东西慢慢出来的时候,我在学习,我认为整个行业也在学习,这些东西全部成熟的时候,每个人都会越变越聪明起来。 
做农产品电商挣钱吗? 潘东明:我觉得不挣钱跟挣钱相对来说,实际上工业品看上去可能很多毛利比较高,但是实际上用总账来算的话,算上社会利益,算上经济利益不用说了,加上一些政府对你的支持,种种因素加在一起,我们觉得农产品盈利还是可以的,不是很糟糕的。第二点我觉得还有一个群体的变化,在5年、10年后,85后、80后真正成为厨房的采购者,那我觉得这批人是互联网真正的用户,随着这些需求增长,只要我们自己想明白,明白自己要做什么,如何做好了,无论是内部因素还是外部因素成长性还是很有想象力的。 
做农业对您最大的改变是什么? 潘东明:心态改变还是比较大的。我从上海回来6年的时间了,原先都是跟一些高大上的一些客户,一些机构打交道,后来回到县城以后,基本上是跟农民农村打交道。我觉得最起码的一点,我觉得我们回来以后,对农村到底是什么样的情况,存在哪些问题,我们父老乡亲有哪些诉求,有了更真切、更全面的认知,也影响我们团队,包括在我在内继续为农村服务下去的一种信心或者决心。觉得这件事情值得我们一辈子去干的,有一个村,去年2016年做到三五十万的营业额,对他们来说收益各方面比较大。我们每次去他们村都非常的热情。我认为这个东西刚刚开始,实际上这种事情会让你觉得做这件事情非常有意义 记者编辑:何鹏 统稿编辑:刘瑜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