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三农,感悟中国" 点击上方"三农中国"可以订阅哦! 她,曾经是每天看报表的零售业商人,却摇身变成为现在的民宿主人。把破破烂烂的徽式老宅亲手打理成世外桃园,是她的初心;用商业模式呵护乡土中国,是她的理想。她的乡村民宿项目已一个一个地布局,正如乡间盛开的桃花,正一树一树地绽放。她的事业就是帮助人们实现内心深处的山居梦想。 
市场是什么? 苏彤:就像我过年的时候,有一个77岁的老人家,到这里过年,他就讲了一句话,当时我眼泪都下来了,他说他今年77了,他到我家过了这一个年有他7岁时候的感觉。其实我也蛮感动的,所以我们就做了现在的这个产品出来。因为很多人我是觉得外地的空气又不好,农村里的蓝天、白云、青山、绿水,都是城里人非常非常喜欢的。有的时候不是说我去拥抱市场,有的时候或者市场会拥抱我。 
抓住市场的关键是什么? 像我就觉得服务可能会更重要,给客人的体验感可能会更好。 我今天来农村,为了感受你这里洁净的空气,慢悠悠的生活,甚至就无忧无虑的晒太阳,或者是我为了吃一碗正宗的鸡汤都会到你这里来,这会成为他的一个记忆。来到我的家,就是给客人一种家的感觉。我这个酒店的位置可能不是一个特别繁华的地方,但它具有一定自己的魅力在里面,一定要自己的特色。 我的民宿就是你的目的地,而你的目的地不是因为你来了黄山,到我这里借宿一晚,而是可能会为这个民宿而来,我顺便去逛一下某个地方。你要有足够的理由让客人能够来,这不单单是设计,要有文化的融入,有乡村生活的体验等等。 
和市场握手,最惊心动魄的事情是什么? 苏彤:一开始的时候就是我们认为做这个民宿定位是高端,可能我们的所有的饭菜,包括所有东西也是往高端路线走,都是怎么贵怎么走。因为贵的话可能取材方面就有不一样,比方说海鲜什么都会去卖。我们的客人讲说‘我要到你这里吃什么海鲜,你能比得过我们那边吗?我们那边的海鲜捞起来就吃,你们这里还是冻的吧?’ 其实当时我们也觉得很郁闷的,我们精心为客人准备了一桌饭,为什么客人会剩下那么多,然后我们的员工后来都跟我们说,我都不好意思上这个菜,他说我上这个菜,客人说我到你这里吃这个东西,你觉得合适吗?! 后来我们的菜单全部换过了。现在来说,就是我的食材更本土化,更乡村化,然后食材更原生态、更有机,就是当地能采购的就是我们当地的就近。明年我们可能也会自己种植一些有机的蔬菜,这样的话可能会多样化一些。 
做农业挣钱吗? 苏彤:我觉得挣钱可能来说得有一个好的心态吧,如果你要做到品质,你肯定不能速成。我以前做生意可能会觉得,今天种下的树,明天甚至今年我就可以乘凉,但是(做)这个得有一个好的心态,因为你得要做到好的产品出来,好的品质是需要时间的,需要做个长线的心理准备。 我觉得首先一点得干好,你首先想到我怎么去盈利,我又怎么去节约做某件事情,或者通过降低成本,把品质降下来去做,那肯定不行。 
做农业对您最大的改变是什么? 苏彤:我觉得我都变好了,真的变好了。我在做民宿之前我是做零售的,我每天就习惯性看报表,我每天晚上都会去看报表,很在意我今天的开支和今天的产出比,但是做了这个,现在我可能会更愿意去看看书,更愿意可能就去接受一些新的事物,我可能就还有梦想。但是梦想不是说像以前一样的,我今年得买一个别墅,明年去干吗,但是现在就不一样。每天我就很乐意在这边打理打理自己的园子,每天看看这里的花花草草,我觉得很满足很享受。 
记者编辑:杨滢 统稿编辑:韩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