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无锡创意农业开拓市场新天地
2017-01-15   来源:呼伦贝尔农批网  作者:gofei   字体:【 】  浏览:61次   评论:0

农产品品质不错,就因为品相不好卖不掉;明明是高品质花田,但周边没有山水资源,难以吸引游客……这是现代农业生产中困扰农民的问题。近日记者采访发现,抓住市场需求,我市一些家庭农场、农业园区用“创意”改造产品、景观,迎来一片新天地。

火龙果+糕点,半年卖出近万斤

这两天,惠山区的尚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农业总监赵兴成了“电话达人”,咨询是否还有火龙果糕点销售的电话一天要接上十几个。“不好意思,我们火龙果结果期最晚到12月,所以火龙果松糕、年糕等没法生产了……”他不得不一遍遍向客户解释。

由他领衔研发的火龙果糕点其实源于市场痛点。两年前公司种植的5亩火龙果首次结果,不少口感不错但果型小、不圆整的果实没人要。看着一袋袋这样的果实只能送人或自己消化,他心疼不已。

一次他参加喜宴时了解到糕点是无锡人寿宴、婚宴、小孩百日宴等常备之物,灵机一动:何不用火龙果果汁来做糕点?他在公司里征求意见时却有不少人反对,认为他是异想天开,再说用火龙果汁代替水来和面制作糕点成本太高,估计买的人不会多。但经过一次次市场考察后他力排众议推行该项目:研制新产品,这些卖不出去的火龙果才会有市场价值,而现在健康食品消费群体在迅速扩大,朝着这一方向走不会错。

去年,精致、健康、营养价值高的火龙果糕点在无锡城西一炮打响。红色的火龙果糕点,加上该公司用自产的稻麦、南瓜榨汁制成的绿色、黄色糕点,尽管售价高达20元一斤,比普通糕点高出六七元,仍在短短6个月就销出近万斤。算下来,火龙果农由此亩均增收1.3万元。

观赏花田+龙灯,单月收入230万元

宜兴徐舍镇美栖村没有山水资源,却凭借在花田上设置花灯的创意,创造了一个月接待游客近15万人次的奇迹。

“这150亩花田原先是没人要的荒地。”冬季的冷风里,村委书记宗华东走在黄绿相间的马鞭草花田里,不时蹲下来轻轻拨开植物根部茎叶仔细查看。

这块农业用地之前遍布杂草和废弃砖砾,灌溉用水系也残缺不全,很难种林果。去年上半年,该村村委综合村民代表和花卉园艺人员的意见后,决定结合村庄整治种植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较高的马鞭草,并期望最终形成赏花经济和花卉衍生产品销售。

6月,花田马鞭草花开,格桑花、太阳花等40多种鲜花点缀其间,成为附近百姓最乐意去的大花园。但花田附近道路不宽,不具备餐饮等设施的现状,让宗华东等人意识到单靠花田吸引游客困难重重。而花卉品种引进、花田管理每年费用不下百万元,这对还是薄弱村的美栖村而言是不小的负担。

一次,听到几名美栖村民在盘算怎么做花灯时,宗华东有了新主意:村里以前有中秋办灯会的传统,何不请村里的老艺人制作花灯,让游客夜游花田灯海?去年7月,村委发动近百名村民一起日夜赶制了“三娘教子”、“灰姑娘南瓜车”等有人文故事的造型灯,以及“十二生肖”、鱼虫虾蟹、飞禽走兽等花灯数万个,分区域安置在花田上。8月,花田成了“金钵钵”,引来成千上万无锡及常州、上海等地游客,门票收入达230万元。

宗华东说,抓住消费取向开展创意活动,农村旅游“别有洞天”,他们已在开始计划今年花田活动创新项目了。

健康农业+立体化宣传,观光客近10万人次

少用农药化肥,不用催熟剂膨大剂,种植健康农作物是当下一些园区、家庭农场着手做的事。但产品不被消费者了解,导致价格卖不高,成本却不低,这让一些园区和农场陷入困局。

江阴山水江南药用植物园面积130多亩,公司负责人张旦芬介绍说,他们使用动物氨基酸肥和生物农药,产品价格每斤要比市场价高四五元以上,但前几年发现靠自己推销,销售老是上不去;后来开辟了农产品体验采摘区、药用植物观光园、药用植物盆景园,想通过休闲观光来推介产品,效果亦不理想。

近两年,他们受到“褚橙柳桃”启发:橙桃能通过名人来展示优质产品,能否借立体化宣传来展示健康农业?他们增设了专家定期或不定期的讲座及国学文化长廊、养生文化长廊等展台,开展科普教育、国学教育、中医养生文化教育,并通过农技人员在药食同源蔬菜大棚内用采摘机、收菜机等演示、讲解,农业工人培训等展示农业标准化生产过程。园区观光人数因此迅速增加,去年达近10万人次,产品知名度、销售范围迅速拓宽。去年园区仅农产品销售收入就达100多万元,较前年约增加30%。

无锡日报记者 朱雪霞

Tags:农业开 责任编辑:gofei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中国的品牌化农业(七) [下一篇]面向市场做农业——亲历者说(四..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