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强降雨随时来袭 丰收在望的小麦该咋办?
2016-05-05   来源:石河子农批网  作者:小舞   字体:【 】  浏览:43次   评论:0

当前我国冬小麦主产区已经进入了抽穗扬花期,部分麦田已经进入了籽粒形成和灌浆期。这个时期是小麦形成最重要的时期。

然而,最近南方一些地区出现连续阴雨天气,部分地区还出现了强降雨天气,这对当前小麦生长很不利。特别是可能诱发赤霉病、白粉病、锈病的严重发生,影响产量。

最近,中国乡村之声农民观察员黄河之旅就为这事儿提问,请教专家该如何防治?对已经发生的病情应该采取什么措施?会不会影响产量呢?

白粉病和赤霉病是怎么发生的

白粉病盛发期约在4月上旬至5月下旬,赤霉病盛发期约在4月中旬至5月上旬,发病关键因素是在小麦扬花期间遇到连续3天以上的阴雨天气,利于病菌传播和侵入;施氮肥过多、种植密度过大、地势低洼、沿淮地区及晚播麦田有利于白粉病、赤霉病的发生,是防治的重点。

白粉病和赤霉病是什么

白粉病,主要为害小麦叶片,也为害茎和穗子。在叶片上开始产生黄色小点,而后扩大发展成圆形或椭圆形病斑,表面生有白色粉状霉层。严重影响光合作用,使正常新陈代谢受到干扰,造成早衰。

小麦赤霉病症状又称麦穗枯、烂麦头、红麦头。在全世界普遍发生,主要分布于潮湿和半潮湿区域,尤其气候湿润多雨的温带地区受害严重。主要引起苗枯、穗腐、茎基腐、秆腐和穗腐,从幼苗到抽穗都可受害。

白粉病和赤霉病有什么危害

小麦白粉病是危害小麦的主要病害,在小麦整个生长期均可发生,以抽穗至成熟期危害最为严重。小麦发病后,光合作用受到影响,穗粒数减少,千粒重下降,严重时导致植株早枯,造成减产,甚至绝收。

小麦赤霉病不但影响小麦产量还引起小麦籽粒腐败变质,该病病菌分泌的毒素还能使人畜中毒,一般年份可减产1—2成,大流行年份减产5—6成,甚至绝收,对小麦生产构成严重威胁。

白粉病和赤霉病如何防治

1、防治小麦白粉病可选用25%丙环唑乳油30毫升—35毫升/亩,15%三唑酮可湿性粉100克/亩,12.5%烯唑醇可湿性50克/亩。

2、防治小麦赤霉病可选用80%多菌灵可湿性粉50克/亩,40%多菌灵悬浮剂150毫升/亩,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50克—70克/亩,43%戊唑醇悬浮剂15毫升—20毫升/亩。

3、另外可选用33%多酮可湿性粉100克—130克/亩,兼治白粉病、赤霉病、纹枯病、锈病等多种病害,亩兑水50公斤喷洒。

“专家怎么说”

河南农业大学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授,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副组长郭天财老师:

“建议农民朋友,一个是要清沟理墒,防止渍害,同时防止病虫害,特别是白粉病、赤霉病、锈病这些防治工作,确保小麦的安全生产。

另外在我国北方地区,降雨比较少,旱情开始显现,这是小麦一生中需肥需水的高峰期,这个时期如果干旱的话,对小麦的育种和产量形成是非常不利的。因此我们希望农民朋友,遇见干旱天气的时候抓紧时间浇好灌浆水,要特别注意天气预报,不要在大风来临之前浇水,以防发生倒伏。同时要做好一喷三防,为小麦的籽粒灌浆、提高利润、增加产量提供充足的生存保障。”

现在距离小麦收获还有一个来月的时间了,希望大家能抓紧最后时期的田间管理,确保十三五开局之年,夏粮能取得好收成!

中国乡村之声原创作品,欢迎转发转载,但请务必注明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乡村之声”,并保持转载内容的单独完整呈现。

Tags:强降雨 时来袭 丰收在 责任编辑:小舞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2016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开始申报 [下一篇]建筑工地粉尘多 农民工兄弟患了咽..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