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4月21日消息(记者刘瑜颖)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近些年,国产大豆价格出现下滑,究其原因,一个是水稻、玉米等高产作物效益明显好于大豆,挤压了大豆生产;另一个原因是进口大豆逐年增加,冲击了国内大豆生产。 不过最近,本应是油脂市场的消费淡季,豆油价格却有所上涨,这是什么原因呢? 在河南省濮阳市坡头集农产品交易市场,做了11年粮油生意的蔡红杰告诉记者,去年8月份到今年3月份,粮油价格一直处于低价状态,从今年3月份开始,当地豆油价格出现了小幅上涨。 蔡红杰:去年8月份到3月份咱濮阳这边,这个食用油价格都不咋样,普遍的都是这个情况,从三月份开始吧这个豆油涨了点,原来一桶40斤的散装豆油120元,现在一桶130元,一斤涨了2毛多点,销量也都挺好的。 蔡红杰说,和去年同期相比,食用豆油价格变化不大。目前当地豆油价格小幅上涨,主要原因是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原料紧缺、食用油生产厂家库存量减少等,他认为后期豆油价格上涨幅度不大。 蔡红杰:和去年这个时候相比没去年高点,春节过完了,厂家的库存也相对减少啦,所以说现在这个价格有点上涨也是理所当然的,今后一个时期,我觉着可能不会有太大的变动。 与大多数农产品一样,在基本面改观不大的情况下,近期,国外大豆和豆油期价持续走高,并推动国内豆油市场出现反弹行情。数据显示,截止2月底,天津地区一级豆油成交价为6100元/吨,价格比前期上涨100元/吨;广州地区一级豆油报价为6150-6200元/吨,价格比前期上涨100-150元/吨。 卓创资讯分析师 卢宁:截至目前,我国港口一级豆油4月均价在6253元/吨,同比去年上涨6%。豆油本轮上涨主要年后开始,4月19日港口一级豆油均价在6380元/吨,环比2月中旬上涨7%。 卢宁描述,3月并非豆油市场的传统旺季,但今年受多重因素影响,目前豆油行情主要呈现淡季价格走高的趋势。 卢宁:从基本面看,需求相对平稳,但受期货市场多头拉动影响,豆油现货市场出现非理性、非常态的持续上涨。 随着春末夏初国内气温的明显回升,4月、5月食用油市场消费将迎来季节性高峰期,食品加工需求增长包括调和油市场需求将出现回暖,豆油价格缓慢上涨。 棕榈油是豆油的相关产品,和豆油价格往往呈现正相关的趋势,随着马来西亚棕榈油进口成本上升,豆油价格优势逐渐显现。 卢宁:首先看棕榈油,棕榈油和豆油一般价格呈现正相关的特点,受厄尔尼诺天气影响,马来西亚、印尼等棕榈油主产国产量下滑预期加剧,带动国内油脂市场大幅走高。 其次,看进口大豆价格,我国进口大豆来源国主要是美国、巴西、阿根廷。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5年累计进口大豆8169万吨,累计数量同比增长14.4%,2016年1-3月累计进口1626万吨,累计数量同比增加4.0%,进口大豆价格直接影响食用豆油价格。 卢宁:今年2月开始美盘大豆受技术性买盘带动,从1月初的864美分/蒲式耳,一直涨至985.4美分/蒲式耳,环比上涨约14%。,从成本上推动豆油价格上行。 再次,期货市场的多头拉动,也是豆油价格走高的原因之一。农业部负责人近日表示,中国将发展国内大豆生产与进口大豆错位竞争相互补充,进口大豆主要补充食用植物油和饲料蛋白的缺口;国产大豆主要用于制作传统豆制品和调味品。展望后市,卢宁认为,短期看,受棕榈油价格走高及期货市场技术性买盘推动,豆油市场仍以高位震荡为主。 卢宁:5月后市场利空因素将增加,一是菜籽油存在持续抛储预期,二是基本面需求偏弱,都对豆油价格产生下滑压力。不过,目前市场看多略显狂热,存在利空被忽视甚至被解读为利好的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