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亿元村的茶花俏
2016-03-24   来源:葫芦岛农批网  作者:七夕   字体:【 】  浏览:29次   评论:0

开幕式现场

央广网北京3月24日消息(记者何鹏)据中国乡村之声报道,乍暖还寒的春天,在浙江金华市北郊的竹马乡下张家村,一场盛大的文艺演出正在进行。歌舞表演由村民完成,他们在台上发自肺腑地歌唱生活的变化。

从四面八方涌来的观众将村民广场挤得水泄不通,尽管春雨让人冻得瑟瑟发抖,却丝毫浇灭不了大家的热情。吸引他们的不仅是这里的文艺演出,一年一度的盛会让他们兴奋不已。

主持人:欢迎大家来到山花烂漫、美丽婺城系列活动的启动仪式,金华市第24届茶花展暨婺城区第七届茶花节的开幕现场。

文艺演出当然只是为茶花节助兴,小小的村子吸引众多观众的秘诀在于,这里有全国乃至世界上最先进的茶花嫁接技术和最优秀的茶花种苗。

茶花展

浙江金华下张家村是中国茶花之乡,这里的国际山茶花物种园是世界上山茶物种收集最多的地方,虽然占地仅仅60亩,但已收集的山茶物种占世界上已经发现并定名的总数的八成。

在茶花节上,外来的观众有机会一睹茶花新品种的芳容,村民则有机会和四方的客户达成合约。7年前,村书记钱瑞华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举办了第一届茶花节。

钱瑞华:能够使我们的茶花走出金华,走出中国。

事实证明,这样的做法确实有效。茶花节架起了一条沟通的桥梁,村民卖了花、致了富,客商也如了愿。

下张家村的声名鹊起,还得回溯到20年前。1996年,村支书钱瑞华发现,单家单户守着一亩薄田,“致富”只能是一句空话,于是,他做了一个在当时看起来很大胆的决定——将全村的土地流转到村集体,准备种植花卉。

钱瑞华:我当时跑广州、山东、江苏都看到了,中国人的生活水平提高,肯定要发展到这一步,城市需要,农村也需要,我当时看到广州生活条件好,花卉也比我们好,所以我就学着他们大胆的干。

地的问题解决了,该如何选择品种呢?年轻的钱瑞华想到了茶花。

钱瑞华:1982年到1986年,我们这里种过茶花,花期长、价格也平稳,所以就以茶花为主带动其他花卉苗木。

记者采访钱瑞华(右)

事实再一次证明,钱瑞华的选择没有错,种植茶花的当年,村子就见到了成效,越来越多的村民要求加入进来,种植茶花开始成为下张家村、甚至整个竹马乡农民的第一选择。五年前,只有800多口人的下张家村实现了人均十几万的年收入,下张家村成为了远近闻名的“亿元村”。

钱瑞华:扦插就成花,一年就可以卖,当时2毛多一颗,到1999年,建茶花物种园,开会的时候有36个国家和地区参加这个会。

种花20年,下张家村变了模样。房子大了、车子有了,钱袋子也鼓起来了,用钱瑞华的话说,村民富得流了油。

钱瑞华:现在我们村每家每户都是小洋房,每户人家有两个车,一个皮卡,装着工具去干活,还有一个是小车,开着去谈生意。

每年的茶花节,村里都会组织专家参观并参与评选“十大销售大户”和“十大茶花精品户”,获此殊荣的村民,培育出来的茶花自然是供不应求。

钱瑞华:我这个地方能卖10几块钱,拿到别的地方只能卖5块钱。年轻人都在家种苗,没有出去的。

茶花制作的糕点

供不应求,大家自然就有干劲儿。从小就跟着家里做茶花种植的年青一代村民高群民就是这样,他拥有20亩地的茶花基地,用来培育名贵的茶花品种,并且在金华市区注册了茶花销售公司,每年的收入很客观。

高群民:估计亩产可以达到7、8万以上吧,茶花这几年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稳定。

凭着精湛的嫁接技术和销售经验,高群民被评为了今年的“十大销售大户”他也对自己的产业有了更多的希望。

高群民:客户可以直观的在网络上看到茶花品种的照片,树形是怎样的,他会直接给我打电话,或者直接到苗圃地里来。

从种茶花到卖茶花,下张家村用20年时间走出了一个“亿元村”的致富典范,面对下一个20年,下张家村人也正在思考着。

在村子的茶花广场,用茶花做成的糕点在桌子上一字排开,吸引了众多人的目光,这是今年村里的茶农和金华当地的糕点店联合开发的新品种。

糕点店王雪梅:我们的茶农有种的很专业的,把他的花介绍给我们,他觉得开的时候很好,但是过了之后很浪费,花农对自己的花也像自己的孩子一样,让花的价值最大化是他最开心的事情。

亿元村的茶农们正在努力赋予茶花第二次生命,他们坚定的认为,下一个一亿元的突破,就在不远处。

Tags:亿元 花俏 责任编辑:七夕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补贴杯水车薪:农民进城首先要解.. [下一篇]664亿扶贫款怎么花?陈锡文:要多..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