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三农,感悟中国" 点击上方"三农中国"可以订阅哦! 莴笋又叫莴苣,是夏季的一种常见蔬菜品种。它不仅清爽可口,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味道虽略苦,却有镇痛的作用,受到很多人的喜爱。据记者调查显示,今年全国多地市场上莴笋价格低迷,让很多农户和经销商“心里觉得苦”。由于各地种植面积较大、部分产区同时上市,导致莴笋供大于求,部分地区甚至跌到了两三毛钱一斤。那么,莴笋的价格颓势还会继续下去吗?莴笋种植户们又该怎样应对呢?来看央广记者高凡采制的报道。王权是湖北省荆州市杨井村村民,家里种着几十亩莴笋。老王告诉记者,前两年自己的莴笋销量一直很好,但今年,有很多外省市的莴笋同时上市,给自己的生意带来很大冲击,市场也不景气。直到现在,他家地里还留有很多莴笋没收上来。 现在莴笋的价格就是三四毛钱一斤,销不动。进入梅雨季节之后,好多莴笋都有了病虫害,所以高田的莴笋我还在销,但低田的有病菌的莴笋就卖不动了。 
王权所面临的莴笋“价低难销”的困境,也基本反映出目前全国市场上莴笋行情的不景气。据北京新发地市场提供的数据显示,在经历了上一周的短暂上涨之后,本周莴笋价格又回到了“跌跌不休”的颓势。新发地市场分析师谢磊介绍说,随着近期河北张北地区莴笋的批量上市,北方市场上的莴笋均价已跌破1元/斤的关口。 今天市场莴笋的价格是0.5-0.6元/斤,与上周的0.4-1.3相比,环比下降35.29%,对比去年同期的0.7-1.3,也是下降35.29%。近期上市量增加30%左右。 市场分析师谢磊表示,上周,由于部分河北宣化莴笋提前退市,张北莴笋还没有形成批量上市条件,所以莴笋的价格差距较大,整体价格有所上涨。而本周,随着宣化莴笋正式进入尾期、张北莴笋接档大量上市,使得市场上的莴笋价格普遍走低。 今年张北、宣化的莴笋种植面积都比较大,而宣化上市期又比常年有所提前,所以导致近1、2个月莴笋的价格一直低迷。一些农户提前把莴笋砍收,腾出地块种植其他作物,也加剧前期卖难现象。 
莴笋原产自华中或华北地区,具有一定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可生食、凉拌、炒食或腌渍,因而深受南北两地人们的喜爱。在栽培上,莴笋的适应性强,可春秋两季或越冬栽培,以春季栽培为主,夏季收获。北京新发地市场分析师谢磊认为,由于今年几大产区的莴笋上市时间并没有明显错开,纷纷于近期集中上市,导致莴笋在一定程度上供大于求;所以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莴笋行情将呈现出持续下降的态势。 据市场商户反映由于今年莴笋种植面积普遍偏大,后期价格也不太乐观,甚至有可能还会出现小幅下降。 那么,面对莴笋行情的不景气,种植户们又该怎样应对呢?市场分析师谢磊提醒广大农户,要针对莴笋的生长特点和种植技术,控制好采摘的节奏和品质;同时更要充分了解市场供需行情,拓展销售渠道,合理安排种植和销售。 今年莴笋价格的低迷,就是因为去年同期价格高企,调动了农民的种植积极性,这种农民跟行情种植的情况是屡有发生。希望当地主管农业部门可以利用政府资源,给农民多提供一些市场信息,帮助出现买卖现象的产品拓展一些销售渠道。 编辑记者:高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