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焦点|黄河水+红军路,助甘肃乡村游“由贫到富”!
2016-07-08   来源:无锡农批网  作者:gofei   字体:【 】  浏览:59次   评论:0

"聆听三农,感悟中国"

点击上方"三农中国"可以订阅哦!

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城里人愈发渴望绿水青山的环绕,人们的休闲方式和选择也随之发生了的转变:远离城市喧嚣,接地气、有特色的乡村游 逐渐成为人们度假的热门选择。在甘肃白银和陇南等地,当地凭借着独特的自然资源和丰富的“红色”人文历史,发展起的乡村游不仅成了当地农业转型升级的新招牌,更是实实在在助力贫困农民脱贫致富的“钱袋子”。详细情况,来看央广记者高凡、孟永辉、王妍的报道。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中泉镇的龙湾村 深藏在黄河峡谷中,常年云雾缭绕、水声滔滔,自然风光逶迤秀丽。在过去,秀丽的山水最多只是外地人到龙湾村后的赞叹,“存在感”并不强;而近年来,它却成功“变现”,逐渐增加着当地村民的幸福感。自2001年起,村民们开始变着法儿的“靠水吃水”,以当地鬼斧神工的黄河石林自然资源为特色,发展乡村旅游;也正是因为这个决定,龙湾村从曾经的最穷村庄,一跃成为全省最富裕的村庄之一。中泉镇党委副书记王兴龙:

龙湾村在2000年的时候,可以说是我们景泰县最穷的一个村。但是今天,村民的人均经济收入能达到9000多元。这个变化,是黄河石林的旅游资源带来的。

清晨的黄河石林水汽弥漫,每天早上七点,村民尚可润都准时离开家,徒步走到景区码头开始一天的工作。羊皮筏子曾是生活在黄河中上游两岸的人们所使用的重要水运工具;而如今,乘羊皮筏子漂流已变成一种休闲方式,更成了龙湾村的亮点。尚可润便是这羊皮筏子的艄公。现在,游客乘一次羊皮筏子需要花费90元,尚可润平时一天能划个三四趟,赚个三四百块不成问题;而到了五一、十一这样的旅游旺季,一天十来趟也是常有的事。过去在外打工,老尚一年的收入也就几千块钱。后来看到同村人在家门口靠划羊皮筏子、赶驴车过上了宽裕的日子,老尚索性回到家乡,做起了艄公。几年下来,靠着一双撑浆的手,尚可润不仅盖起了新砖房,还供两个娃娃上了大学。尚可润:

变化肯定有,变化很大,咱也要努力脱贫嘛。旅游上能有两万多将近三万的收入,我现在建了新房子,还种了一些苹果树,苹果前两年的价格也挺好的。

在采访中,景泰县黄河石林管委会 社会事务科科长魏晋才告诉记者,近年来龙湾村村民依托黄河石林资源优势,普遍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和创业;“摘穷帽、拔穷根”成了村里老少共同的目标。 如今,除去一些没有足够劳动能力的老人和小孩,基本上全龙湾村的老百姓都参与到了旅游业当中。不光有像老尚这样划羊皮筏、赶毛驴车的,也有全家搞农家乐,配套出售苹果、枣子等农特产品的。景泰县黄河石林管委会 社会事务科科长魏晋才:

这个村羊皮筏子将近200个,毛驴车咱们是250多辆,还有我们的卡丁车180多辆,农家乐80多户,一个农家乐都三到四人打理,还有卖枣子的、卖苹果的、卖首饰品的,这样的一些从业人员将近有1500多人,咱们村子一共2465人。

魏晋才同时表示,目前龙湾村在已有的规模和基础上,正在以坚持全民职业化,来充分发挥旅游产业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助推作用,帮助贫困群众早日实现脱贫目标。魏晋才:

下一步,管委会打算等政府资金到位后,对所有的土地要进行一个股权的形式并过来,再进行一个整体上的规划和改造,真正让咱们的老百姓走上全民职业化、全民脱贫致富、全体村民奔小康,这样一个新生活的向往。

在甘肃,除了拥有沙漠、黄河等丰富的自然资源,作为文化大省,甘肃的部分地区也打出了“红色旅游”的招牌来发展特色乡村游。在甘肃省陇南市,两当县金洞乡的太阳村 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习仲勋等人领导发动“两当兵变”的地方。从2013年开始,太阳村因地制宜,依托独有的红色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带动一批村民率先走上了致富路。

不到上午十点,家住太阳村红军街街口的陈翠芳就开始忙碌了。眼下正值暑期旅游旺季,当天有近30个人在她的农家乐里定了午餐。从2014年开始,陈翠芳在当地政府的帮扶下办起了农家乐,这也让他的收入和生活发生了很大改变。这两年游客越来越多,参观完红军街就会顺道去她的农家乐吃吃饭;仅去年一年,收益就达到六万块钱。陈翠芳:

我们以前就是靠种地生活嘛 种点包谷种点米,就那么凑活着过,现在就开农家乐,最多一天五六十个人,钱也就多了,我就想出去买啥买点啥。

而住在红军街街尾的张健民一家,也跟着家门口的红色旅游景区受了益。过去老张就喜欢摆弄根雕盆栽,但苦于没有销路,只能摆在院子里自己观赏。如今,在当地开发乡村游的背景下,交通条件越来越便利,来景区参观的游客常常会看上他的作品;光是今年“五一”那天,张健民就卖出了十盆盆栽,赚了两千多元。张健民的儿子张剑说:

基本上就这两年才开始买,以前我们这用的还都是土盆,弄回来的(根雕盆栽)都自己看,13年过了才开始用花盆,慢慢才卖,这收入是真的增加了。

两当县县长郭省军介绍说,当地不仅是“两当兵变”的发生地,也是红军进入甘肃的第一站;丰富的红色旅游文化和资源,带动了上千户百姓实现脱贫致富。

2015年,全县共接待游客85.64万人次,同比增长了43%,累计收入3.34亿元,同比增长45%。职业从事乡村旅游的人达到1500人,间接从事乡村旅游的人员达到3500人,通过乡村旅游直接拉动2000贫困人口脱贫致富,间接拉动3500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如今,“乡村旅助农脱贫”的热潮正在陇原大地上生机勃勃地蔓延。记者从甘肃省旅游局了解到,截至2015年底,甘肃已建成旅游专业村514个,农家乐10748户,乡村旅游消费收入达58.13亿元。同时,甘肃全省共有17万人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实现了脱贫。面对未来,甘肃省仍将着力于在“绿水青山”上做文章;而这些与老百姓脱贫致富有关的数字,正如同黄河滔滔的江水,仍在增长。

编辑记者:高凡、孟永辉、王妍

Tags:焦点 黄河水 甘肃乡 责任编辑:gofei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看市场|小麦收购接近尾声,托市价.. [下一篇]市场|莴笋价格“跌跌不休”。低价..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