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焦点|暴雨下的农产品:着手灾后重建,稳定市场价格
2016-07-15   来源:周口农批网  作者:嘉音   字体:【 】  浏览:105次   评论:0

"聆听三农,感悟中国"

点击上方"三农中国"可以订阅哦!

最近大家都在关注南方汛情。除了救灾之外,还有一个关注点就是随之而来的农产品价格波动。在受灾较为严重的湖北、安徽地区,不仅种植业受到影响,水产养殖更是遭遇了“灭顶之灾”。大雨冲毁鱼塘、污染水质并带来疫病爆发的风险,致使安徽肥西、湖北芜湖等地的渔民几近绝收。因此,如何将暴雨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降到最低,是眼下最为紧迫的任务之一。这两天有些地方的汛情已经稍微缓和一些了,水位在下降。各地相关部门也在采取多种手段,在保障农民利益的同时,最大限度的维持农产品有效供给、防止价格出现巨幅波动。

详细情况,来看央广记者凌姝、高凡,安徽肥西台记者高常青的报道。

在此次洪涝灾害中,安徽省肥西县三河镇新华社区受灾最为严重。截至7月12号,肥西县农作物受灾面积已超过15万亩、水产养殖8万多亩,直接经济损失达8.2亿元。记者在现场看到,1万多亩农田变成了一片汪洋,原本绿油油的秧苗早已被大水淹没。为了应对灾情,三河镇在圩坝上临时架设了大功率潜水泵,全力加大排涝流量。新华社区总支书记张能保:

下一步我们打算等这个水排干以后,组织开展生产自救,老百姓能种什么就种什么,还有早复早稻还有其他玉米能种什么就种什么,通过生产自救把这个损失降到最低

在采访过程中,肥西县农技专家孔德来告诉记者,这些水稻秧苗经过洪水长时间淹没,再次生长的可能性已经不大,大部分需要重新播种。

现在的杂交稻,只要被水淹泡之后,三四天像栽下去农粳稻或者种下去的农粳稻只要淹没有五六天,这样水出来就不行了,就要重新进行返棵进行播种。

这两天,肥西县境内的主要河流水位开始下降,全县正加紧对圩区进行排涝,组织当地农民恢复农业生产。肥西县农业部门紧急调集150万斤良种,并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引导广大群众抢收补种。肥西县农委主任胡本所:

现在我们已经调拨了早复稻种子以及玉米种子提供给农民,同时我们也联系了相关技术人员,下一步直接指导我们生产自救工作。我们也在进行核灾,对受灾面积,水稻产量、水产、畜禽养殖这块我们都在进行核查统计并上报,为下一步保险理赔提供详尽的数据依据。

受此次强降雨影响,安徽多地不仅农作物受灾严重,水产养殖也遭受了极大损失。在肥西县花岗镇八里社区,大片的农田、鱼塘被淹,一路上放眼望去已几乎变成一片汪洋。记者来到八里社区时,水产养殖户陆立武正在水塘里查看网箱里还剩下多少黄鳝。前几天的强降雨将他的200多网箱黄鳝和三个鱼塘的鱼全部冲走,老陆因此损失了二十多万。

这里220箱黄鳝。顶多只能够搞20箱上来了。就搞了这么点草,其他的都飘了。三口塘的鱼也全跑了,上面还有一口塘,整个跑走了,损失大概有二十五六万。

在肥西县,像陆立武这样的养殖户不低于800户,而他们在这次洪灾中也受灾最为严重,大部分几近绝收。

同样,连续的强降雨也给湖北省的农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湖北省是我国粮棉油的重要主产区,据初步统计,由此次暴雨导致的农业受灾面积已经超过850千公顷,畜牧、水产、蔬菜大棚等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这其中,有“全国水产第一市”之称的洪湖市受灾严重。在采访过程中,很多洪湖当地的渔民告诉记者,暴雨对水产养殖的影响可以称得上是“灭顶之灾”。胡双儒是洪湖市戴家场镇戴剅沟村的渔民,家里有一口11亩的鱼塘,养着约五万多条家鱼。老胡算得上是村里的养殖大户,收益一直不错;而从本月1号开始的强降雨,却给老胡的鱼塘豁出了一个大口子,上万条鱼被大水冲到了附近的沟渠之中,损失惨重。

从1号开始下雨,2号3号水大了以后造成了鱼塘“倒口”,跑的鱼比死的鱼还多。我这口11亩的鱼塘,原来每亩的纯收益能达到1万5千块钱,现在受了灾以后,我估计最多最多只有每亩5千块钱左右,我的总损失最低是10万元。

胡双儒告诉记者,自己喂了十年鱼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雨,就连1998年那会也没像现在这样严重。面对暴雨,老胡和其他乡亲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应对;大雨不仅直接冲走了鱼塘里的大部分鱼,还污染了水质,对剩下的鱼也造成极大的不利影响。

水质也不行了,因为我喂鱼,我得保证鱼塘里有多少水,水温度输多少,饵料怎么下;但是下雨的时候两天里涨了3米水,这些水不是我自己抽的,而是到处流过来的水,还有的是从村民住户的厕所漫过来的。

长期的阴雨天气,不利于当地小龙虾、四大家鱼、河蟹等水产品的生长;而在雨过天晴之后,也并非就进入了安全期。眼下正值盛夏,湖北又是典型的高温省区,暴雨过后的气温骤升容易引发多种疫病。南海水产研究所 水产养殖与生物技术研究室研究员 区又君表示,持续的强降雨主要会破坏鱼类的生长环境,进而影响鱼的产量和品质。

首先第一个是水温的变化,因为雨下得太多,和原来的水混在一起会导致水温降低,鱼就会有应激反应,会生病。另外就是特别容易引起“翻塘”,大雨会把原来沉积在池底的脏东西比如粪便翻起来,使得水质败坏,鱼的免疫力和抵抗力都会下降,就会导致鱼的死亡。

据中央气象台数据显示,14号至16号,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地区再次出现强降雨过程,特别是湖北、湖南、安徽等地的江河库湖汛情将持续发展。如何将暴雨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降到最低,是眼下最为紧迫的任务之一。为了及时应对灾情并做好灾后补救和恢复生产工作,湖北省相关部门近期紧急编写了《湖北省农业科技抗灾恢复生产指导手册》,内容包括蔬菜、水产、农机等五个方面。在水产养殖方面,《指导手册》建议农户及时检查修复受损的生产设施设备,及时补投鱼种,加强水质调控并防止鱼池泛塘;在疫病防控方面,则要注意防应激、防寄生虫病和暴发性出血病,并通过饲料配比给鱼虾增强免疫力等。持续的暴雨造成湖北小龙虾、河蟹、四大家鱼等水产品的品质受损、产量下降、运输受阻,因此或将导致其市场价格出现上涨。对此,湖北省商务厅市场运行和商贸服务处处长刘道伟表示,截至目前,湖北局部地区发生的灾情尚未对农产品价格造成太大影响,但出于对“后期传导效应”的考量,未来一段时间,以水产为代表的农产品价格或将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

据我们商务监测信息显示,在今年下半年,受水灾的影响,特别是还有新的一轮又一轮的灾情,我们的食用农产品价格 在局部地区可能会发生一定波动。特别是水产品,其价格在下半年可能出现两位数的增长。

国家发改委曾在本月10号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在强降雨天气影响下,加强价格调控监管,保障蔬菜等重要商品市场和价格稳定;必要时,可依法采取临时价格干预措施,防止价格过度上涨。湖北省作为受影响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在保障农产品价格和供应方面采取了一些列措施。刘道伟表示,湖北将充分发挥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作用,在保障农民利益的同时,最大限度的维持农产品有效供给、防止价格出现巨幅波动。

我们要求白沙洲、四季青等大型农贸市场,一定要抓紧和全国各地的农产品生产基地达成合作,早做计划,加强合同的执行和直采力度,确保在未来做好应对大灾的准备,更好的应对市场农产品的价格波动。

编辑记者:凌姝、高凡、高常青

Tags:焦点 暴雨下 农产品 后重建 责任编辑:嘉音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农村赚钱的三种职业,村长有话说! [下一篇]市场|莲藕上市:行情不温不火,价..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