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界首市新马集镇:传统红薯种植闪金光
2016-11-20   来源:佛山农批网  作者:ganfei   字体:【 】  浏览:128次   评论:0

安徽新闻网(www.ahnews.org)讯:近日,在界首市新马集镇老王寨村,红薯种植专业户王凡早起贪黑带领一帮工人在地里犁红薯,笔者在现场看到,王凡夫妇二人亲自上阵,一个开拖拉机,一个掌犁子犁红薯,十几个工人忙着装拣红薯,成堆的红薯孕育着丰收的希望。

该镇老王寨村周边土壤特别适合红薯生长,长期以来这里的群众就从事红薯种植及粉丝制作,这里的红薯加工的粉丝口味独特,是外地红薯不能比的。王凡种了一辈子的地,和红薯打了几十年交道,说起种红薯、刨红薯、窖红薯、磨红薯粉、下粉丝,他都有自己的一套独门绝技,正是传统工艺在他手里的传承和改进使普通的红薯种植实现了效益翻倍。

今年王凡种植了200亩高淀粉红薯,光红薯就收获了近120万斤,现在鲜红薯已经销售了四十多万斤,其余的都拉回场子里准备打粉,他计划今年做干淀粉十二万斤,除去河南省汝南客商预定的七万斤,其余的全部在冬季制作粉丝出售。

说到自家农产品的销路,王凡说他根本不愁,红薯只要从地里犁出来,每天就有车子来直接从地里装走,最低是六角一斤。做好的淀粉更不用愁,去年该镇制作粉皮的大户抢着来收,他也只卖了三万多斤,其余的全部加工成了粉丝。据前来批发红薯的客户说,他种的红薯甘甜、外表光鲜,无农药残留,非常受欢迎。王凡磨出的淀粉细腻白亮,无任何添加剂,绿色安全,做出的粉丝筋道耐嚼、久煮不碎,深受客户喜爱。

2015年在郑州举行的第五届全国甘薯体系“农大肥业杯”高产竞赛上,王凡荣获全国红薯大赛一等奖,亩产达8000斤,成为名副其实的“红薯王”。

今年他主动与本村贫困户对接,对有能力发展农业种植的贫困户就红薯种植进行详细商谈,在他的帮助下12户贫困户种植了高淀粉红薯,并且他对种植红薯的贫困户全程技术服务,定期实地查看红薯长势,指导他们做好田间管理。在他的精心帮助下,这些贫困户种植的红薯长势良好,收获后取得了满意的收益。贫困户王文学种植了二亩地红薯,前几天出售后每亩地收入近3000元,切实解决了传统种植小麦、玉米丰产不丰收的尴尬局面。

虽然王凡只是个“作坊式”的农业种植大户,但在用工方面也是毫不逊色,据他介绍,在红薯收获期间,用工量近1000多人次,发放工资近4万多元。再加上磨粉、下细粉用工,总的下来每年支付附近村民工资近7万多元,有效增加了当地群众的收入。

下一阶段,王凡的主要精力转移到红薯磨粉和粉丝制作上,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他扩建了一千多平米的粉丝制作厂房,添加了新型磨粉设备,新技术的应用和传统技艺的改进让他对粉丝加工充满了信心,从目前外地的粉丝订单来看,今年注定又是一个忙碌丰收的冬季。

Tags:马集镇 金光 责任编辑:ganfei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在农村算一算种一亩红薯能得多少.. [下一篇]界首种植专业户“红薯王”今年创收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