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学生很少有机会与大自然亲近,体验不到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大多学生没到过田,不认识稻谷,分不清麦苗和小草,不知红薯长在哪儿?为此浙江工业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在校园里建设了种植园,成立了种植社团供师生实践研究。 瞧,这一长达多月的向日葵种植实践获得了喜悦的丰收。 




开学后,学生利用社团以及课余时间、浇水、锄草,并跟踪观察,详细记录向日葵成长过程。经过同学们的精心呵护,这些向日葵长势喜人,成了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10月下旬,种植社团的学员们在老师们的带领下来到了学校的茁苗园,收获向日葵。 孩子们激动万分,瞧!伴着欢声笑语,他们拿着剪刀,小心翼翼得把沉甸甸的花盘剪下来,装入袋子。收获向日葵花盘的同时,学生体会到劳动的艰辛与快乐,品尝到劳动的成功与喜悦。 
种植园是大自然的缩影,它在学校教育中成为学生探索植物的生长过程的平台。学校正努力着,将种植园建设得更好并引导孩子投身到大自然的怀抱中去。 

种植园社团开设实践研究 开心农场是学校精品社团之一,是学生成长的重要载体。 浙工大附实践行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的“教育教学活动要以大自然、大社会为活教材”、“生活即教育,教育是从生活中来,从生活中展开”的教育理念。为给学生一个实践的环境,在校园内开辟了17小块土地,作为社团活动种植园地。 ? 一、前期注重顶层设计 (一)土壤类型的测定 自然界中,植物的生长繁育必须以土壤为基础,土壤在植物生长繁育中有下列不可取代的特殊作用:①营养库的作用;②养分转化和循环作用;③雨水涵养作用;④生物的支撑作用等等,安排A组同学进行土壤类型的测定。 (二)适宜作物的调查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除了水土,主要还是气候。根据杭州的气候,适宜种植哪些植物,需要B组同学,进行查询。 (三)整体性美观设计 面对17块小地,总不能种植一种作物,如果种植10多种作物,它们怎样的格局分布,在时间和空间上同学进行设计。 (四)种植技术的学习 哪些作物适合种子播种,哪些植物适合秧苗种植,种植过程中要注意哪些事项。可以向他人学习,也可以网络查询。D组同学进行调查。 ?二、过程注重观察和记载 (一)观察和记载作物的生长过程 观察和记载植物不同生长阶段的外形特征,什么时候开出了第一朵花,什么时候结出第一个果实,进行观察和记载,即了解作物的习性,又培养了观察能力。 要求社团成员确定好观察的时间和记录的内容,采用与拍照结合的方法。要求同学将观察日记进行展示,将摄影作品进行评比,以提高学生观察积极性。 (二)探询和治疗作物的疾病 农作物生长过程中不可避免遇到各种问题,如倒伏、病虫害,同学们要请教专家、查询资料、配置化学药品进行干预,并且将过程记载下来。是增长知识的过程也是校本教材完善的过程。 ?三、成果注重积累和利用 (一)开展种植主题教育 语文上课上的植物观察、科学上课上《植物的一生》都需要实物进行观摩和实验,我们的社团场地是对外开放的,欢迎和指导其他同学进行各项活动:我们的诗歌朗诵、美术课上的写生、科学课上的解剖等等。 (二)利用果实丰富食堂 收获的季节到了,茁苗园中的果实丰收了,我们的同学、我们的老师、我们的食堂都可以得到有机蔬菜。我们的食堂可以获得菜子油。这些果实事实植物一生的精华,是同学劳动的成果,见证了植物生命的轮回和学生生命成长的收获。 ? 四、社团实践效果显著 (一)提升了的学生各种能力 (二)社团课程化素材的积累 1、校本教材的编写;2.社团学生管理 (三)丰富了学生的生命情感 
春种一颗粟,秋收万颗籽,植物的一生,学生的一辈子 
感到劳动光荣▼▼▼▼▼▼▼▼▼▼▼▼▼▼▼▼▼▼▼▼▼▼▼▼▼▼▼▼▼▼▼▼▼▼▼▼▼▼▼▼▼▼▼▼▼▼▼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这是八荣八耻的一条。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在实践中边做边学,培养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造思维和动手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人能在劳动的物质成果中体现他的智慧、技艺、对事业的无私热爱和把自己的荣誉、自尊,能为自己的成果而自豪。 ▲▲▲▲▲▲▲▲▲▲▲▲▲▲▲▲▲▲▲▲▲▲▲▲▲▲▲▲▲▲▲▲▲▲▲▲▲▲▲▲▲▲▲▲▲▲▲▲▲▲▲▲▲▲▲▲▲▲▲▲▲▲▲感悟生命力顽强▼▼▼▼▼▼▼▼▼▼▼▼▼▼▼▼▼▼▼▼▼▼▼▼▼▼▼▼▼▼▼▼▼▼▼▼▼▼▼▼▼▼▼▼▼▼▼ 野草是一个很常见的东西,有很多人看到了吧!但你们知道吗?野草具有很顽强生命力,你们可能不信吧,你们看看嘛,它经过狂风暴雨的吹打考验,还是长得这么绿;它经过人们的踩踏,还是长得这么直;还有一些小草长在石头下,但它还是坚强地长出来了,但它还是长得很好。所以我们应像野草那样顽强,那样不怕困难,那样具有“长期抗战”的力,获得一个最顽强生命力。 ▲▲▲▲▲▲▲▲▲▲▲▲▲▲▲▲▲▲▲▲▲▲▲▲▲▲▲▲▲▲▲▲▲▲▲▲▲▲▲▲▲▲▲▲▲▲▲▲▲▲▲▲▲▲▲▲▲▲▲▲▲▲▲珍惜生命的可贵▼▼▼▼▼▼▼▼▼▼▼▼▼▼▼▼▼▼▼▼▼▼▼▼▼▼▼▼▼▼▼▼▼▼▼▼▼▼▼▼▼▼▼▼▼▼▼ 萧楚女说过:“人生像蜡烛一样,从顶燃烧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是啊!生命只有一次!我一定要好好保护好我们宝贵的生命,还要做出对生命有意义的事。面对丰收的各种果实,色觉、视觉、味觉强烈震撼着人:向日葵的一生让我们看到从种子又回到种子,只是数量增多多——种子的作用:孕育新的生命。当种子收获了,我们也收获了。 ▲▲▲▲▲▲▲▲▲▲▲▲▲▲▲▲▲▲▲▲▲▲▲▲▲▲▲▲▲▲▲▲▲▲▲▲▲▲▲▲▲▲▲▲▲▲▲▲▲▲▲▲▲▲▲▲▲▲▲▲▲▲▲ 

师生心得体会 社团指导教师:孙纪峰 负责学校的茁苗社团,已经过去3个月。上的每一节课,我都力求让每一个学生产生对种植的兴趣。在种植开始阶段,学生就对如何准确地撒种产生了分歧,那作为教师,我引导他们进行正确的撒种,学生学习了之后,也就知道了相应季节下的相应撒种方式。 最让我映象深刻的就是,当蔬菜苗差不多长到半指高的时候,每块地的负责同学就会很在乎:是不是要拔草了,是不是要施肥了,是不是要浇水了?在管理自己的蔬菜的同时,同学们不仅交到了几个志同道合,都喜欢种植的伙伴,也对种植产生了愈加浓厚的兴趣。 社团指导老师: 冯 婷 我校“茁苗园”在十月下旬收获了学生辛勤养护的一批向日葵。学生在平时社团活动中非常积极,对这些大自然的生命也表现出了极高的爱护之心。他们测量向日葵花盘的平均宽度;研究一天中花盘是否会向着阳光转动;体验收获的满足与自豪。 茁苗园为开展学生种植培养学生爱护绿色植物,珍惜生命的情感,从小形成环保意识,也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实践中长期科学探究活动的平台。在全校范围内营造浓厚的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科技氛围,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七(2)班 郑 康 在这美丽的校园中,每当星期二,我与我的朋友们相聚在这块菜园上,菜园里面种着各种的植物:红心萝卜、芹菜、大蒜……这些都是师生们的劳动成果。也让我们体验到了农民伯伯的辛苦。 这几天我们除了草,施了老师买来的有机肥料。植物一天天成长,我们的种植知识也越来越丰富。我提出以下建议:我们能自己亲手做出肥料,这样能够更深切体会到种植的辛和学习到更多的种植知识。让我们期待菜园里植物开花、结果的那一天。 五(4)班 杨子涵 我特别喜欢向日葵,以前我只在书上看到过,而这次种植活动让我参与了向日葵长大的过程,当近距离看到向日葵的花朵时,觉得特别惊讶。 向日葵的特点有很多:1.向日葵的样子很可爱,它是由一朵朵小花组成的花盘;2..向日葵结的果实可以供给人类食用;3.向日葵的种子可以榨油。 他们成熟时,我们拿着剪刀把花盘剪下来,放在一起进行晒干处理。然后把向日葵杆拔起来,清理土地。接下去我们就可以种植其他的植物,如:油菜、青菜、紫甘蓝等。我非常喜欢种植社团,我们在这里可以体验到植物的成长过程,非常有趣。 
来 源:西湖教育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