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甘薯炭腐病防治
2015-07-26   来源:怒江农批网  作者:272   字体:【 】  浏览:88次   评论:0
寄主作物:除甘薯外,还为害菜豆、芝麻、黄麻、向日葵、烟草等多种作物。

病害诊断:只为害薯块。病薯表面无光泽,表皮呈死灰色,后期表皮易翘起或剥离,裸露炭黑色的薯肉。发病多从尻部开始,初期病薯薯肉呈灰白色,后颜色逐渐转浓,并呈粉质状,薯肉组织中埋生无数微细黑点,即为病菌的菌核。其后由于菌核不断增多,以致全部薯肉呈炭黑色而干腐。病薯质轻,如捏碎病薯,组织犹如泥炭。

致病菌为产生亚大茎点菌。病菌一般分生孢子器不常形成,而形成菌核。菌核近圆形,小,黑褐色。

发病规律:病菌在受害薯块上形成菌核,并以菌核在病薯上越冬。病薯为弱寄生菌,只易从伤口侵入。

病菌喜高温条件,病菌生长最适温度为30~35℃。将菌核或菌丝接种于薯块上,在25℃条件下经7天,薯块内外可全部变黑。

防治措施:

(1)选用无病种薯,培育无病壮苗。

(2)重病地与粮食作物进行2~3年轮作。

(3)精细收获,收净薯块。随之深翻土壤。

(4)适时收获,精细收获,运输、贮放严防受冻,尽量减少伤口产生。

(5)贮窖应事先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或柴火焚烧灭菌后使用。薯块入窖时严格剔除病伤薯块。

(6)窖贮薯块,每窖贮量以占容积的1/3为宜,留出空间,以利窖内散湿透气。为安全贮藏,要求温度保持在11~15℃之间,相对湿度85%~95%。 
 
Tags:甘薯炭 责任编辑:272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果脯型红薯“西农431” [下一篇]甘薯金丝条的制作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