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夷长技以制夷。当我们中华民族切实体会到闭关锁国带来的危害之后,就开始努力地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几乎方方面面都走西方之道。比方说畜牧养殖,原本我国散养模式占据整个养殖行业的半壁江山,但是近些年来散养户已经逐步被淘汰出局,取而代之的是大行其道的规模化、工厂化养殖。 
规模化养殖的好处当然是显而易见的,禽畜出栏更快,养殖效益更高。比方所现在工厂化养殖的白羽肉鸡,仅需45天左右便可出栏,生猪的出栏时间在一般都在半年左右。这比之当初的散养模式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而且许多中国的专家都推崇工厂化养殖这种模式,依照他们的观点,规模化养殖是保障我国肉类安全的最佳途径。然而他们所说的安全,其实主要指的并不是质量安全,而是指的数量安全。在许多专家看来,肉类够不够吃才是需要考虑的第一要素。至于肉制品是否安全,那只是第二个要考虑的要素。 
其实这样的逻辑是比较混蛋的,比方说一箱坏牛奶和一瓶好牛奶,你会选择哪一个?这可能根本就不需要考虑,当然是选择一瓶好牛奶了。因为牛奶再多,如果坏了那也不能喝,做好一瓶牛奶,哪怕是量少,最起码是有人可以喝到的。 当然了,专家们也从肉制品质量的角度论述了规模化养殖的好处,比方说管理标准更加统一,产品质量更可控,标准更一致等。这样的说法当然是有道理的,但是绝对不足以论证出规模化养殖就是保障肉类产品质量的最佳途径。 
因为说白了,这就相当于赤壁之战中曹操把自己的战船全面连接在了一起。管理上肯定是更容易了,但是一旦周瑜的火船烧了过来,那麻烦肯定是更大的!说白了就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你把管理做好了,监管做好了,对于整个行业来说都是好事,但是如果中间环节出了纰漏,那后果可以说是不堪设想的。 
事实上现在许多发达国家对于工厂化养殖的模式已经不那么感冒了,比方说之前在西方国家大行其道的母猪限位栏,如今已经开始逐步淘汰了。他们也认识到规模化、工厂化养殖其实是有很多弊端的。相反林下散养、自由放养等生态化养殖模式开始更加流行。而中国在这方面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在“量”已经足够充沛的今天,如何提高“质”才是我们更应该重视的问题。 号外:如果您是畜牧业从业人士,您在经营富有特色的养殖项目(不仅局限于养猪),或者是手里有很好的农牧产品需要推广,可以将相关材料及联系方式发送至邮箱1211091490@qq.com 我将给您做独家专访,下一刻你就是头条。 猪倌巴巴同名微信公众号【猪倌巴巴】也已开通,每天九点左右准时播报当日猪价行情,如有需要可移步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