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强拆”和“环保革命”,可以说是2016年畜牧业的大事件。至今,我国已有20多个省份明文规定了禁养的区域和相关政策,部分省份猪场拆迁工作已基本完成,其中来势最凶的莫过浙江省。太多的养猪人在猪场被拆的眼泪中终于明白,不管我们是否具有环保养殖意识,不管我们乐不乐意,今后还想养猪的唯一出路只能是采用环保养殖技术了。今天《母猪帮》就跟大家谈谈环保养猪那些事,通过一则小案例分享下万头猪场的环保实操方案,以及所获得的好处。 
在浙江庆元县某万头猪场内,我们惊奇的发现,该场日排污量在16万吨左右,但却几乎闻不到一点臭味。据负责人介绍,该猪场在国家政策的号召下开始实施绿色生态养殖,以猪舍干净、整洁、无异味为目标,对猪的排泄物进行了多层次的分级利用。如何分级?首先将养殖排泄物干湿分离,然后将干粪加工成生物肥出售,而剩下的沼液则用于供电、供气和农田、山林、菜地的施肥。不仅避免了排放出厂的二次污染,还通过生物转化利用,实现了排泄物资源再利用。 
有些朋友忍不住要质疑,沼液利用是不是很难?很费钱?在这里,我们不妨来算一笔账。其实,沼气池并不是什么高科技,许多年前的技术就比较成熟了。大型养殖场如果对养殖污染处理不善,不止是交税的问题,很有可能面临被强拆的风险。而浙江这家养殖场建成“大型沼气综合利用工程”后,通过建成600立方米沼气池、1200立方米污废水蓄水池和50千瓦发电机组后,顺带解决了养猪场全年加工饲料、猪舍保暖、降温、自动喂料传送及全场照明和生活用电,一年可节约电费5万余元。 不仅如此,他们还将剩余的沼液运输到周边1200多亩的农田、山林、菜地,让周边农户农田获得了免费有机肥;将沼气管道直接接到村民家中,用于烧饭做菜,一年可省下十几罐煤气费。种种做法,不仅解决了养殖场自身的排污问题,更成就了该村的绿色生态农产品,让街道村民对该养殖场,从不赞同建设到赞不绝口。
最后,小编想说一句,为了自己以后的养猪之路好走一点,也为了身边人的生活好过一点,我们再也不能抱着“政府还没查到我这,养一天是一天”的侥幸心理了。环保养殖乃大势所趋和利民之本,我们早一天走上这条路,也就能早一点过上稳当赚钱的日子,您说是不是这个理?
轻松养猪,快乐赚钱!同名微信【母猪帮】欢迎订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