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供应充裕需求不济,玉米及淀粉延续跌势
2016-09-07   来源:珠海农批网  作者:小龙   字体:【 】  浏览:81次   评论:0

一、核心要点及交易策略

1、全球玉米供应偏宽松。

2、国内玉米库存高企、玉米种植面积缩减缓慢、抛储加上大量新粮上市,未来市场供应十分充裕。

3、消费旺季不旺抑制玉米消费、饲料需求及深加工对玉米端的提振作用有限。

4、玉米种植补贴对远期玉米价格造成持续压制。

5、台风“狮子山”对于我国东北地区新作玉米影响有利有弊。

6、淀粉库存下降放缓,开机率复苏。

7、玉米淀粉需求大幅下降。

8、风险点:台风登陆给东北玉米造成巨量减产、临储收购的政策演变成保护市场为玉米价格托底、2.5亿吨玉米存储在临储手中呈现出玉米市场整体供应偏紧。

9、交易策略:

交易对象:c1701合约,cs1705合约

交易方向:空

美玉米旧作供需方面,USDA8 月供需报告将美玉米出口量上调2500 万蒲, FSI 需求下调2500 万蒲,进口上调500 万蒲,期末库存上调500 万蒲至17.06 亿蒲,低于市场平均预估的17.16 亿蒲,亦低于我们预估的17.25 亿蒲;在新作供需方面,将美玉米单产大幅上调至175.1 蒲/英亩,产量预估大幅上调6.13 亿蒲至151.53 亿蒲, 出口量上调1.25 亿蒲,饲用量上调1.75 万蒲,期末库存上调3.28 亿蒲至24.09 亿蒲,年比增加41%,这是1987/1988年度以来的最高水平,也高于市场平均预估值22.55 亿蒲。在全球玉米供需方面,USDA8 月供需报告将全球旧作库存小幅上调至2.0934 亿吨,将阿根廷新作玉米产量上调250 万吨至3650 万吨,结合美玉米新作产量大幅上调,将新作全球库存大幅上调至2.2081 亿吨,均高于市场平均预估与我们报告前预估水平,再加上中国庞大的玉米库存需要释放,整体来看,全球玉米今年供需平衡相比去年由负转正,同时全球玉米库消比仍将处于近20%的高位,均对价格构成压力。

二、全球玉米供应偏宽松

表1 全球玉米供需平衡表

数据来源:USDA

表2 美国玉米供需平衡表

数据来源:USDA

三、国内玉米供应分析

1、玉米库存高企

近些年,玉米产量、库存和进口量三量齐增导致国储库存高企。2000-2015 年,我国玉米播种面积增长 65.3%,单产增长 28.2%,总产提高 111.9%,玉米面积占全国粮食面积的比重由 21.3%上升到 33.6%,产量占粮食总产的比重由 22.9%上升到 36.1%,玉米对全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达 74.5%。随之而来的是,玉米临储收购接近天量,临储库存压力持续增强。单计算 2013-2016 年巨大的收储量和微弱的抛储量,我国玉米库存就高达 2.5 亿吨。2010 年我国进口玉米开始出现激增,从 2009 年的 8.4 万吨暴增至 157.3 万吨。此后更是连涨三年,2012 年最高达到 520 万吨。近年虽有回落,但也都保持在 250 万吨以上。总体来看,国内玉米库存高企、质量低下的现状导致难以消化;替代品进口量大幅增长之后,国内玉米价格压力越发明显。

图1 中国玉米库存

数据来源:wind

2、玉米种植面积缩减缓慢

2016年临储改为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玉米种植效益比此前有大幅减少的预期,加上国家主动调整农业结构,调减玉米种植面积,玉米种植面积出现减少,不过减少幅度有限。2015年11月2日,农业部发布《关于“镰刀弯”地区玉米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力争到2020年,“镰刀弯”地区玉米种植面积稳定在1亿亩,比目前减少5000万亩以上,重点发展青贮玉米、大豆、优质饲草、杂粮杂豆、春小麦、经济林果和生态功能型植物等,推动农牧紧密结合、产业深度融合,促进农业效益提升和产业升级,并计划2016年调减玉米种植面积1000万亩以上。中国玉米网7月供需报告预计16/17年度玉米播种面积为3520万公顷,较15/16年度减少3.69%。

图2我国玉米种植面积、产量(万公顷,千吨)

资料来源:wind

3、抛储加上大量新粮上市,未来市场供应十分充裕

前期2000万吨轮换粮投放接近尾声,15年产市场余粮几乎殆尽,供应基本以13年临储玉米拍卖和新季春玉米为主,而当前主产区新玉米尚未大批量上市,市场目光均投向临储拍卖,玉米供应出现青黄不接现象,因此临储拍卖成交情况持续回暖,近期四次拍卖当周成交率分别为6.56%、7.93%、15.35%、19.31%,翘尾态势明显。随着8月末河南等地华北春玉米上市,渐趋宽松的供应将压制市场价格,后期整体供应压力将逐渐提高,留给天量玉米库存的泄库窗口期愈发短暂,因此有关方面不得不进一步加码去库存。在最新的国家粮食局文件中,有关方面再次强调“加快推进粮食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库存态度鲜明,因此,只要成交率和价格没有出现大幅走低的情况,抛储仍将保持较快的节奏。进入9月份后,河南、安徽等地区新玉米上市量将持续增多,粮源供应将逐渐宽松,虽然说近期下游企业采购需求阶段性增加,但大部分企业并不会做大量库存,采购保持谨慎态度,普遍看跌今年新季玉米开秤价格,因此玉米价格未来将受到玉米供应压力的冲击。

图3定向销售玉米成交情况(万吨)

资料来源:wind

四、国内玉米需求分析

1、消费旺季不旺抑制玉米消费

夏季是淀粉的消费旺季,但今年玉米深加工企业下游消费旺季不旺,需求低迷,导致企业降价促销较多。企业加工利润已经由盈转亏,部分企业开始限产或停产,开工率有所下降,对玉米承接力量有限,抑制了对玉米的消费。另外,在深加工企业集中的华北地区,当地大部分企业在前段时期的定向销售中已大量采购玉米,原料库存紧张的压力趋于缓解。在政策性粮源持续投放的情况下,多数企业态度较为理性谨慎,采购积极性不高。

2、饲料需求对玉米端的提振作用有限

玉米60%是用于畜禽养殖,未来畜禽养殖发展趋势直接关系到玉米需求量。7月份生猪存栏环比下降0.1%,同比下降2.4%,能繁母猪存栏环比下降0.2%,同比下降3.2%。2015年以来,在猪价回升的大背景下,生猪存栏量却持续下行,环保禁养是主要原因。新环保法、“水十条”等政策自15年起相继开始执行,为了达到环保标准,各省陆续设定禁养区,不断关停禁养区内的养殖场和养殖专业户。生猪养殖模式开始从散养向规模化转变,且散养户退出速度较快。但由于用地审批、专业要求和进入门槛较高,规模化养猪增长速度较慢,并且受投资回收期较长和未来猪肉价格并不乐观等因素影响,导致现有规模型企业并不会盲目扩大养殖规模,所以生猪存栏出现阶段性下降。根据生产周期来看,能繁母猪变化决定的是10-12个月后的生猪供给,因此对应12个月后供需最为紧缺,预计存栏低位将维持到明年,因此后期来看,饲料企业对饲料的生产量或维持一个较为平稳的状态,最多较上半年有1000-1500万吨需求增加,来自于下半年对小麦替代的退出多转向玉米需求。家禽方面,短期中秋食品厂、学校备货逐渐接近尾声,市场观望心理增强,需求转淡,整体而言,2016年剩下的4个月时间,饲料需求对玉米端的提振作用有限。

图4 能繁衍母猪及生猪存栏(万头)

数据来源:Wind

图5 生猪养殖利润(元/头)

数据来源:Wind

3、深加工很难对玉米有大幅提振作用

深加工方面,前期深加工企业利润处于亏损状态,停机现象多有发生,连续6周下跌对玉米消耗量也出现锐减。目前随着玉米现货价格下跌,淀粉开机率有望回升,另外国家为鼓励玉米下游有效消耗,对玉米深加工产品实施13%的出口退税,这对下游产品出口有一定利好,不过出口退税仅仅是辅助因素,价格优势才是决定出口量的主要影响因素,近期国际木薯淀粉价格不断下跌,严重挤占国内玉米淀粉出口,淀粉在出口数量上能够缓解部分产能过剩,但对玉米原材料端大的提振作用有限。

五、玉米种植补贴对远期玉米价格造成持续压制

8月份,玉米种植补贴政策成为市场焦点,新年度玉米将实行市场定价、价补分离政策,此前实行多年国家托市收购则不再实施。近期,财政部网站发布了玉米生产者补贴的相关公告,中央财政划拨东北四省,第一批玉米生产者补贴,资金总额约300亿元。经初步核算,每吨玉米补贴在240-330元之间。由于仍有调查、核实、公示、拨付等前期工作需要进行,各省补贴款到达农户手中时间不一。没有了东北临储收购,现货价格由市场供需主导,在庞大的玉米库存压力下,以及总体产量仍依旧庞大的状况下,市场主体均十分看空后期趋势。国家还给与种植玉米农户补贴,这将弥补玉米价格下跌而可能给农户带来的损失,再加上补贴的状况下,农户可能承受的价格低点要低于不补贴之前,所以新季玉米上市后,再加上供需过剩严重,市场人士对于后期玉米价格大多看的较低。

六、台风“狮子山”对于我国东北地区新作玉米影响有利有弊

8月中旬以来,有关我国东北、西北地区玉米遭遇旱情的消息屡见报端,8月底9月初,台风“狮子山”再度来袭,对于我国东北地区新作玉米的影响可以说是有利有弊,由南向北迎来大范围大风大雨天气,使得前期部分地区旱情得到缓解。但是,东北地区的秋收作物正处于产量形成的关键期,强风容易造成玉米倒伏,影响作物灌浆成熟,此外,强降雨还会造成部分地区出现旱涝急转等情况,粮食减产数量逐渐增加,需密切持续关注。不过在今年我国临储玉米“胀库”的大背景下,局部极端天气造成的减产对玉米市场供求格局的影响十分有限,何况目前发生旱情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内蒙古北部和黑龙江西部,对优质玉米产区影响相对有限。

七、玉米淀粉

1、淀粉库存下降放缓,开机率复苏

8月上旬以来玉米淀粉库存持续下降。据天下粮仓网调查的包含东北市场的30家玉米淀粉加工企业,截止8月31日当周(第36周)的淀粉库存总量在113500吨,较上周146800减少33300吨,降幅22.68%。从下降速度来看,山东、河北等地玉米淀粉库存下降明显放缓,而东北淀粉库存消耗在加快,一方面华北玉米淀粉生产成本高于东北,东北玉米淀粉有价格优势,另外一方面,随着淀粉生产的利润好转,华北地区开机率已经开始复苏,而前期华北玉米用粮成本高昂加上淀粉下游产品销路不畅,玉米淀粉企业生产持续亏损,局部出现限产或停产,企业开机率一度低于50%。据天下粮仓统计,截止2016年第36周,对东北、山东、河北等地区的38家淀粉企业进行抽样调查,有28家处于开机状态(其中15家未满负荷生产),其余10家处于停机状态。36周国内玉米淀粉企业玉米加工量为299690吨,企业行业开机率为57.08%,较上周回升1.64个百分点,新季玉米大量上市后,淀粉行业开机率将有所回升,压制原料玉米价格上涨。

图6 米淀粉企业淀粉库存对比图

Tags:应充裕 米及淀 责任编辑:小龙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14.8亿玉米补贴让52万农户受益 [下一篇]目不识丁的她,却带动百姓搞起了..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