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龙胆泻肝汤治疗牛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
2015-07-20   来源:天津农批网  作者:水路飞   字体:【 】  浏览:61次   评论:0
牛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多在夏秋季节发病,主要由蝇类昆虫的接触性传播扩大流行。该病传染性强,眼部症状重剧,如不及时给予有效的治疗,则导致双眼失明。以往多用西药治疗,效果不佳,我们用中药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牛15例、羊28例(绵羊21例、山羊7例),效果很好,现介绍如下。

一、症状

该病是以牛羊双眼为定位器官发生的传染病,发病后牛羊眼红肿疼痛、羞明流泪、角膜生翳,角膜中心产生一化脓性结节突出于角膜,角膜周围血管增生。

二、治疗

肝开窍于目,肝主目,今肝火上炎于目而目赤肿痛,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以清肝明目。

三、病例

小地窝堡王某牵短角杂种牛,于6月20日前来就诊,畜主述:数日来该牛双眼流泪,睁不开眼,由于双眼疼痛而拒食。临床检查:患牛双眼紧闭、羞明流泪,检查时疼痛高度敏感,头颈伸直,结膜潮红,角膜生翳,角膜中央出现一豌豆大化脓性结节,突出于角膜表面,结节周围有血管增生,体温39.5℃。方剂:龙胆草30克、黄芩30克、栀子30克、野菊花30克、柴胡30克、车前子30克、泽泻30克、生地30克、当归30克、甘草15克,三剂,煎服,一日一剂。服一剂后体温降至39.0℃,双眼能睁开,但仍羞明,流泪减少,结膜潮红减轻。又服两剂后,双眼完全睁开,不再流泪,角膜翳基本退去,角膜中央之结节显著减少变低,周围增生之血管消失,该牛精神恢复,食欲恢复,体温38.5℃。由于龙胆泻肝汤系苦寒之剂,多服易寒伤脾胃,遂停止服药,休息观察。一周后追访,该牛已完全恢复正常。

四、体会

传染性角膜结膜炎,传染性强,眼部症状重剧,如治疗迟疑延误,极易导致双眼失明。“肝开窍于目”、“肝主目”,故对该病从肝论治。由于该病是感染性疾病,故选用龙胆泻肝汤以清热,方中龙胆草大苦大寒泻肝火,黄芩、栀子助龙胆草泻火;原方中有木通,由于木通可损害肾,故易为野菊花以清热明目;车前子、泽泻清利湿热;柴胡疏肝解郁;由于本方大苦大寒,恐寒伤脾胃,故以当归、生地活血养血,使邪去而不伤正;干草和中解毒并调和诸药。

本方为苦寒之剂,过用恐败胃,故一般只投三剂,但经多例治疗表明,如治疗及时,三剂已足以控制本病。
Tags:龙胆泻 汤治疗 牛羊传 责任编辑:水路飞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奶牛酸中毒的防治 [下一篇]犊牛先天性VA缺乏症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水路飞 水路飞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784 个
性别:保密
shui@mmrens.com
企业会员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养牛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螨净喷洒牛体中毒的诊治
· 性成熟后的未孕母牛每隔18~23天出现一次发情
· 较小或体弱的小牛应继续饲喂牛奶
· 二、搞好母牛繁殖母牛的繁殖年龄一般在12~13岁
· 二、糊剂投药法病牛在单柱或六柱栏内保定
· 但不要用带花色的箭舌豌豆喂奶牛
· 优质肉牛品种――墨瑞灰牛
· 北方地区以放牧为主的黄牛发情往往呈现有冬春淡..

最新文章

· 性成熟后的未孕母牛每隔18~23天出现一次发情
· 稍抬高牛头
· 北方地区以放牧为主的黄牛发情往往呈现有冬春淡..
· 使牛头稍仰
· 二、搞好母牛繁殖母牛的繁殖年龄一般在12~13岁
· 二、糊剂投药法病牛在单柱或六柱栏内保定
· 优良肉牛品种有海福特、夏洛来、利木赞
· 高举漏斗超过牛头部将药液灌人胃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