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自拟中药组方治疗耕牛破伤风
2015-07-20   来源:恩施农批网  作者:月光莫利亚   字体:【 】  浏览:78次   评论:0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苗所引起的传染病,病原体是一种厌氧细菌,细菌芽胞常存在于病畜的粪便及土壤中,当家畜感染本病后,表现为四肢僵硬如木马,故中兽医称“木马症”。笔者在20多年的兽医工作实践中,多年采用中药自拟“苍防秦蝎”汤治疗病情为轻度和中度的耕牛破伤风,累计有40余例,效果明显。现简介如下,以供同行商讨。

1 发病原因

耕牛发病的原因主要是经过创伤感染,特别是小而深的创口或因创口发生坏死,被泥土、粪便等堵塞造成缺氧条件最易感染,常与需氧菌共同感染牛体导致发病。如果芽胞进入创口后,创口不久即愈合,临床上往往在牛体身上找不到创伤,此病不分年龄性别都能感染,以春秋两季为主。潜伏期一般为1~2周,长者可达数年。

2 症 状

病牛开口困难,吞咽障碍,表现流涎,甚至牙关紧闭,不能采食和饮水,鼻孔开张如嗽叭状,呼吸促迫,两耳竖立,不能转动,瞬膜露出,全身骨骼肌强直性痉挛,四肢外张,站立如木马,尾不灵活,常伴有臌气、惊恐等症状,一般体温变化不大。牛一般症状较轻,激应性增高不明显,病死率较低。

3 治 疗

应用自拟“苍防秦蝎”汤,药用苍耳全草、防风、秦艽、全蝎、甘草组方,属中度病情者加柴胡、黄芩等。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3~5天可痊愈。

病例1:黎平县德凤镇东关村一组,谢某家有1头4岁黄母牛右后肢跛行,水草量少,不愿行走,要求诊治。笔者诊治时见病牛膘情中等,体重约260kg,精神不好,少思水草,口流少量清涎,跛行,无惊恐症状,体温正常。右后肢蹄叉部位肿胀,并有深1.5cm、外口长度1cm的创伤。初诊为轻度破伤风。用鲜苍耳全草500g,防风50g,秦艽50g,全蝎40g,甘草15g,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服用3天痊愈。

病例2:黎平县口江乡岑仟村一组吴某1头6岁黄公牛2003年9月18日被人砍伤耳根部已有半月,不吃水草,不愿行走,要求诊治。笔者诊治时见病牛膘情中上等,体重约280kg,精神很差,口流涎沫,口紧腿直尾不动,瘤胃轻度臌胀,不思水草,人接近时有惊恐症状,呼吸急重,体温40℃;右耳根部有一深约2cm,外口长约2cm的伤口,伤口化脓并染有黑色污物。初诊为中度破伤风。用鲜苍耳全草500g,防风50g,秦艽40g,全蝎40g,柴胡40g,黄芩40g,甘草15g,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服用4日痊愈。

4 小 结

方中主药苍耳系一年生草本植物,味苦性温有小毒,具有祛风、解毒、杀虫功效,生于荒坡草地或路旁,各地均有分布,夏秋采集全草,可治兴风、风癞、湿痹拘挛等症。广大农村容易采集,药用价值大而又不花钱,笔者认为值得推广。
Tags:方治疗 牛破伤 责任编辑:月光莫利亚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牛气肿疽的诊疗体会 [下一篇]中西医结合治疗耕牛便血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月光莫利亚 月光莫利亚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664 个
性别:保密
yueguang@qq.com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养牛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螨净喷洒牛体中毒的诊治
· 性成熟后的未孕母牛每隔18~23天出现一次发情
· 较小或体弱的小牛应继续饲喂牛奶
· 二、搞好母牛繁殖母牛的繁殖年龄一般在12~13岁
· 二、糊剂投药法病牛在单柱或六柱栏内保定
· 但不要用带花色的箭舌豌豆喂奶牛
· 优质肉牛品种――墨瑞灰牛
· 北方地区以放牧为主的黄牛发情往往呈现有冬春淡..

最新文章

· 性成熟后的未孕母牛每隔18~23天出现一次发情
· 稍抬高牛头
· 北方地区以放牧为主的黄牛发情往往呈现有冬春淡..
· 使牛头稍仰
· 二、搞好母牛繁殖母牛的繁殖年龄一般在12~13岁
· 二、糊剂投药法病牛在单柱或六柱栏内保定
· 优良肉牛品种有海福特、夏洛来、利木赞
· 高举漏斗超过牛头部将药液灌人胃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