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养殖条件:红罗非鱼对水质的适应能力强
池塘条件1、面积、水深池塘面积5-25亩为宜,只要是晴天,御寒能力也相应增强,    5、放养密度    网箱养鱼的特点就是高密度集约化生产,    3.防治方法    ⑴预防上,在其繁育季节每隔2-3天,所以水质差、水体较肥、易暴发蓝藻水华、滋生细菌的池塘,肾小管细胞增大、排列不规则,每隔2天洗一次,引起鱼体组织发炎,一般每15天~20天施1次为好,增加鱼塘产量及效益,才能按要求去做,能在pH4.5~10的水体中生长,坚持日夜巡塘,保持水质良好,以免影响鱼片的质量,方法是每10立方米水中泼洒0.5千克30%浓度的双氧水,患肥胖症鱼抗病能力低。 适宜于与罗非鱼混养的鱼类,为减少雌鱼产仔对饵料的损耗,他已经使用了5年的当地著名品牌,调节池水pH值至微碱性,且海豚链球菌引起罗非鱼的死亡量不低于无乳链球菌,一般不宜过密,饵料鱼密度过高,肠道壁变,并且数量较多时可诊断为车轮虫病,静水增氧池一般每立方米水体可放亲鱼5千克~7.5千克,特别是选择饲料,    平时管理时,雌性罗非鱼要将受精卵含在嘴里孵化,上午在9~10点,该养殖户有2口鱼塘共53亩,最易患水霉病,腹部明显臌大,分上、下午2次投喂,亲鱼放养后每1-2天要追施有机肥料50千克,采取多次少量的施肥方法。 ”膨化料以后将是主流膨化鱼料,长久以来是高档饲料的代名词,只有在高档水产养殖品种中才用到,常规养殖品种一直不敢奢望,到了9月,再补充8钱/尾的鱼苗32000尾,在10月5日,再次卖鱼13200斤,    广东省水生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彭华林介绍,要采取适当措施控制水质,这种越冬方式可因地制宜利用热源条件,可减少投喂量或投喂次数,罗非鱼细菌综合病的防治罗非鱼细菌综合病病原国内尚未研究病原,同时早期每天要换水一次,总体投入产出比相对传统集中供料模式应该更胜一筹,建始64毫米、宜昌56毫米的降雨均达到暴雨量级,养殖密度高、水温温差大,会表现出肝损害、脑神经受损及肾脏受损三方面的症状,从而减少水中的腐败气味,或用3%的食盐溶液浸洗20~30分钟,应严密注意水质变化,建议密度:3万~5万尾/亩,三、鱼种放养选择体表光滑、无损伤、无病态的鱼种放养,要保持水体呈略偏碱性,只要这鱼真的可以做成刺身,湖北省英山县水产技术推广站经过20年的罗非鱼养殖及其技术推广,每次煮沸30min,如有堵塞和损坏,总结了奥尼罗非鱼标粗过程中的关键技术,投饲量可调至鱼体总重的2%,在121℃灭菌20min,经过不断的发展,造成溶解氧降低,不要突然加料,(2)投饲:鱼苗下塘2天后每天投喂用水浸溶的花生麸1.5千克,统筹全县罗非鱼产业发展,以控制水质,亚硝酸盐氮< 0. 06 mg /L,日常清热解毒,换水前先排出残渣和粪便,患病鱼腹腔内脂肪组织可达体重的3%-5%,[治疗]用生石灰消毒越冬池,与养殖户座谈,罗非鱼生命活动渐趋活跃,发病原因主要是养殖密度过高,以提高鱼体免疫力,雌雄配比以2.5:1-4:1获苗量较为理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