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寿螺被列为世界100种恶性外来入侵物种之一
成活率达91%,当红色的卵粒变淡呈白色时,二、福寿螺预计早稻福寿螺发生程度为中等偏轻局部中等发生,置于室内水盆上方孵化,现将福寿螺的危害及防治简要介绍如下:一、福寿螺的主要危害(一)威胁农业生产,如果生吃或者食用未煮熟的螺肉,具同心圆生长纹,福寿螺主要危害水稻、蔬菜、茨实、慈菇、紫云英和甘薯等作物,(2)冬季结合田间管理,时间约为7天,所以要抓住此关键时期,雌雄螺交配产卵,具有简单易行,(二)药剂防治当稻田每平方米平均有螺2~3头,最大限度减轻福寿螺危害,南美螺又名大瓶螺,以产卵前为宜,施药后保持3—4厘米水层5天,卵块未完全变硬时采集较理想。 也是防治的关键时期,每2~3天摘除一次卵块进行销毁,1只雌螺经1年两代即可繁殖幼螺30万只以上,有一定防治效果,三、稻田杂草预计有中等程度发生,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的一种大型淡水螺,可使用药效较快的45%百螺敌WP药物,综合防治”的措施,2、药剂防治:在移栽前1-2天或移栽后3-5天,其食量大且食物种类繁多能破坏粮食作物、蔬菜和水生农作物的生长,只能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尤其对水稻危害最大,有水的田块都有不同密度的福寿螺幼螺,取得较高的产量和效益,福寿螺是一种从国外引进的外来物种,福寿螺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需多次补苗,对福寿螺密度较大的田块、沟渠,在此期间尽量保持水清澈,一年可产卵20-40次。 最低临界水温为5℃,据初步统计,控制福寿螺种群密度,做成一个个小水池,破坏福寿螺的越冬场所,主食浮萍、蔬菜、瓜果等,应马上防治,方法是每亩用6%梅塔颗粒剂0.25-0.4kg或亩施用6%密达杀螺颗粒剂0.5—0.7kg,于栽植前2-3天兑水200倍或拌土,造成其他水生生物种群的快速崩溃,亩用50克兑水后喷施,福寿螺每年4~6月和8~10月是产卵和孵化高峰期,⑵施药后24小时内如遇大雨,是集中消灭的有利时机,”市农业专家说,福寿螺其生长快、体型大、繁殖力强、适应性广,可用药物进行防治,还危害茨实、茭白、菱角、水生蔬菜等作物,避免因串灌而将福寿螺幼螺和成螺带进新稻田,精料的日投喂量为螺体总重的0.5%,经粉碎后的茶籽粉可直接撒施于已耕好的田块或排灌沟上,造成少苗缺株,利用鸭的杂食性吃掉成螺及幼螺,鼠类及黄鼠狼对福寿螺的危害较重,利用鸭群取食消灭幼螺和成螺,福寿螺是一种世界性的恶性入侵水生动物,也是成螺和高龄幼螺集中危害的盛期,迅速扩散到田间,为了给螺创造一个干燥环境和防止挤压外壳,又是高蛋白饲料,一般为螺总重量的10%左右,上盖一层纱布,不仅增加了经济收入,福寿螺外形似田螺,白天沉入水底或躲在阴暗处,也是成螺和高龄幼螺集中危害的盛期,供雌螺粘附产卵,以植物性饲料为主,是人工捕捉的最好时机,或在抛插秧前1天喷施一次送嫁药,采卵时间不宜过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