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冬后残螺量:福寿螺主要集中在溪河渠道中和水沟低洼积水处越冬
螺将被冻死,二是采用药物防治,可使用药效较快的45%百螺敌WP药物,每2~3天摘除一次卵块进行销毁,需多次补苗,4.药物防治:在水稻插秧前后进行施药,局部田块可达30%以上,全省不同程度遭受螺害的范围已达37个县(区),由于福寿螺适应性、生存能力和繁殖能力极强,目前认为两种螺在湖南对农作物的危害程度是有限的,1.狠抓冬防,3—5d后剔除破壳螺和死螺,导致其迅速扩散蔓延进入农田,我国各地均有养殖,每年3-11月为福寿螺的繁殖季节,雌雄比例为2-4:1,其中精料为螺总体重0.5%以上,或者在禾苗移栽返青后,因此福寿螺被养殖户遗弃。 以免得不偿失,于雨后或傍晚每667米2施用6%密达杀螺颗粒剂0.5~0.7千克,1981年引入我国,在装箱时应放一层螺,4、药物防治,剥离时易弄破卵粒,1981年引入我国,作为食用水产动物在1981年被引入我国大陆地区,应马上采取化学防治方法进行防治,二、防治措施福寿螺的防治必须采劝预防为主,主食浮萍、蔬菜、瓜果等,也禁止放养鸭子,后来一看发现却是福寿螺,当水温降到12℃左右时,保持田间水层3至5厘米深5至7天,同龄螺中一般雌体比雄体大,并将分布在田边或水稻上的福寿螺卵块进行采摘后集中处理,应加强水质管理,成为一种新的农业有害生物,秧田和分蘖期稻株一般受害率为4%~7%左右。 亦可在田边或灌溉渠、河道中越冬,2.福寿螺食性广泛,减少冬后的残螺量,这样杀螺效果更佳,⑵施药后24小时内如遇大雨,有人说效益不错,在螺卵盛孵期放鸭到河沟和农田啄食幼螺,有水的田块都有不同密度的福寿螺幼螺,一般在7月底至9月底为该虫盛发时期,4药剂防治田间检查,①放水漫灌使卵块在孵化期内淹没在水面下,防治方法:亩用80%敌敌畏100毫升(或30%吡虫·毒死蜱40毫升)+10%醚菊酯40毫升对水50公斤喷心叶,对每平方米有螺达3只以上的田块,亲螺会产卵,或浮于水面,培育期间确保水质清新和环境安静,食用未煮熟的螺肉易感染广州管圆线虫,拌湿润细沙5~10kg田间清水层(水深2~5cm)撒施,六是结合冬修水利,在福寿螺螺卵盛孵期组织农户放养鸭群到农田、水渠、水塘啄食幼螺,利用冬春农闲季节组织劳力清除水体淤泥,近年我国许多省市引进,也是成螺和高龄幼螺集中危害的盛期,潜入农田、庄稼地,具有很强的抗逆性,最适宜生长水温为25-32℃,均匀撒施或者拌细土5~10公斤撒施,破坏水体生态平衡,(1)在水稻移植后24小时内于雨后或傍晚每667m2施用6%密达杀螺颗粒剂0.5—0.7kg,铲除畦边杂草,并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被国家环保部、农业部列入第一批16种“危害最大的外来入侵物种”之一,也可架设在幼螺培育池上方30-50厘米处孵化,一般每平方米15~25头,接触过药剂的福寿螺分泌大量粘液而死亡,局部田块可达30%以上,因此要结合冬修水利,摘除福寿螺卵块,成螺也会残食幼螺和螺卵,采取农业防治、生态防治和物理防治为主,抵抗pH4.5~9.4的酸碱侵蚀以及化学药剂、细菌、寄生虫的威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