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施肥:就如同人吃饭,人有时候想吃这个想吃那个,可以自己满足!即使如此也会有营养过剩发胖,营养不良,容易生病。那么作物施肥如果做不到合理搭配后果可想而知! 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的慌,施肥对于作物种植至关重要,而备肥施用也因土壤质地、温度及酸碱度等差别各不相同,除了根据耕地养分含量“测土配方”外,还应“因土施肥”,并采取其他相应的施肥对策,才能发挥肥料的最大效益  因此,今天为大家介绍如何根据土壤的不同性质选肥配比。●土壤质地有差别 黏质土有机质比较丰富,这种耕地保水保肥性能较好,但土壤通透性较差,而且施肥后效果缓慢。因此,施用的有机肥必须充分腐熟,追肥应该适当提前,提倡适当减少施肥次数,尽量在需肥的关键时期集中多施,作物切忌过量施用氮肥,以防作物“贪青”。沙壤土土质松散,水肥易流失。这类土壤必须重视增施有机肥,由于施肥后见效快 ,追肥时应提倡“少吃多餐”,适量增加施肥次数,每次施肥量不宜过多,避免流失浪费。壤质土介于黏质土与沙土之间,兼有两者的优点,可根据适宜当地气候作物的产量要求及其长势、长相,适时适量施肥。 ●土壤“冷热”有差别 黏质土属冷性土,沙质土属热性土,壤土属暖性土。使用无机肥务必搭配有机肥,以提高其养分利用率。沙质土提倡使用牛粪等冷性有机肥,黏质土提倡施用热性有机肥,如鸡粪(充分发酵)等,。另外,由于硝态化肥 (如硝酸铵、硝酸钾等),溶解过程中产生吸热反应,使土壤降温,因此在黏质上切忌使用。 

●土壤酸碱度有差别
pH值为7-8的偏碱性土壤速效氮的含量较高,施用铵态氮应注意深施,防止其挥发造成损失。 pH值为6以下的偏酸性土壤,钾、钙等元素容易被氢离子置换而随水流失。磷的有效性更容易受土壤酸碱度的影响, 当pH值为6-7.5时,其有效性较高; 当pH值在7.5以上时,容易与土壤中的钙结合成难溶性磷酸钙; 当pH值在6以下时,又与铁、铝化合成难溶性磷酸铝。因此,选肥施用时须斟酌,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在以前,农作物怎么施肥、施多少肥,更多的是凭借农民的经验,有农民甚至认为贵的肥料才好用,盲目施肥单一施肥,容易导致土地富营养化,造成环境污染,不利于农作物生长和土地可持续利用。如今大部分肥料企业以“指导农民科学种地施肥”为主要工作,进行精准施肥,配方施肥,有效突破农技推广瓶颈,推动现代农业绿色发展,减少化肥用量,实现节能减排。 此外,在施肥时,如果单独使用化肥或有机肥或生物菌肥,都不能使作物长时间保持良好的生长状态,这是因为他们都有各自的短处:化学肥料养分集中,施入后见效快,但是长期大量使用会造成土壤板结、盐渍化等问题;有机肥养分全,可增加团粒结构的形成,培肥土壤,但养分含量少,释放慢,到了作物生长后期不能供应足够的养分;生物菌肥可活化土壤中被固定的营养元素,刺激根系的生长和吸收,但它不含有任何营养元素,也不能长时间供应作物的营养。 所以,现在很多农业专家都主张:有机肥加无机肥再搭配生物菌肥的科学施肥方式,另外再经过测土施肥选择最适合作物土壤的施用比例就彻底完美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