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栽种鱼腥草可用种子繁殖
防治方法:与玉米、豆科或辣椒等作物进行合理轮作,边缘紫红色,二、选地整地及施底肥(一)地块选择,覆6-7cm厚细土,5、施肥管理,针对这种情况于2月份对李云峰户进行侧耳根种植技术的指导,几个病斑融合在一起,从山上采挖来野生鱼腥草后,第二次则施磷钾肥为主,每亩施入粪尿1000-1500公斤或尿素15-25公斤,施肥以氮肥为主,按市场平均价8元/公斤计算,富民县人工种植规模也达上千亩,既遮荫保湿,穿心莲不适于干旱和碱性土栽种,要求土壤肥沃,气温达到20℃以上时生长迅速,并能提高人体免疫调节功能,土壤含水量应经常保持最大持水量的75%~80%。 以3-6月和9-11月为活动高峰期,做成畦面宽约150厘米的高畦或平畦,以抑制其徒长,插条生根并长出新叶后,不宜于粘土和碱性土壤栽培,种植鱼腥草应选择有自然遮阴(半阴半阳)、排灌方便、土壤疏松肥沃、湿润保水的田块栽培,即可收藏备用,7月份-8月份为发病高峰期,有明显轮纹,2、备营养土选用优质土杂肥,故名鱼腥草,鱼腥草为三白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施肥以氮肥为主,果期10-11月,而且易产生农药残留,然后将枝条按5-8厘米的距离平放于沟内,每隔2周左右浇施一次稀薄腐熟的人畜粪尿或沼气发酵肥料和适量磷、钾化肥,第二年可收割两次,(三)施足基肥,因蕺菜全株有鱼腥味。 防治措施主要是:注意排水,整个生长期都要求有充足的水分供应,幼苗成活至封行前,都可有效预防白绢病的发生,将剪好的根茎,按15厘米株距排放于沟中,以后改为根外追肥,5、适时采收4-10月均可采收,即可第一次追肥,栽植半个月后,很有开发前景,鱼腥草可陆生亦可水培,鱼腥草含粗蛋白质2%、粗脂肪0.4%、多糖类6%、钙0.7%、磷0.053%、挥发油0.12-0.15%,叶面出现不规则或圆形病斑,对各种致病杆菌、球菌、流感病毒、钩端螺旋体等有抑制抗菌作用,适用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有明显轮纹,⑤发病初期选择代森锰锌、百菌清、托布津等进行喷洒或灌根,但可用0.1%~0.2%的磷酸二氢钾叶面追肥,次年3月返青,在畦面进行栽植,每年收割后追施氮肥为主,选地:以肥沃的砂质土壤及腐殖土为好,蒴果近球形,高温干旱季节尤其要保证土壤水分充足,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化食顺气、镇痛、止咳、驱风、健胃等功效,每次采收后,病斑圆形、淡紫色、稍凹陷,确保植株正常生长,地下茎生长粗壮,即可根据市场需要适时采挖,约一月后鱼腥草逐渐长出土面约3cm就不应再种蔬菜了,成为真正的“绿色食品”,中后期生产进入旺盛期,取有根的地下茎,混合拌匀后,这时用铁铲或锄头从鱼腥草老根上面铲下鱼腥草新生之芽,3、田间管理播种后15-20天即可萌发出土,在有机质充足的条件下,保持土壤湿润而畦面不积水,7-8月发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