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梅整形修剪的内容
1、疏枝。即从枝条基部剪除整个枝条或枝群,又称疏剪或疏删。用于树冠造形,除去过多的主枝;为削弱顶端优势疏除顶部过旺强枝;对过密的辅养枝进行去强留弱的删剪;对主枝、副主枝背面生长的直立枝进行疏剪等。 2、短截。即在枝条的中部进行剪断。主要用于骨干枝的延长枝短截,促进枝条加粗生长;促进多发新梢,占据空间部位;促进发生更新结果母枝;衰老树的更新复壮。 3、除萌。自春季发芽以后到秋季生长停止以前及时除去树体上的无用萌蘖。这些萌蘖主要包括主干基部发生的徒长枝,主枝、副主枝以及大型枝群背面发生的过强枝条,都要及时清除,以免树冠内枝条混乱、阳光荫蔽,无代价营养消耗。 4、摘心。在春季春梢开始生长、组织尚未老化时去除顶部。其作用在于使树冠内空秃部分的徒长枝发生势力较弱的二次枝,进而演变成结果枝;对着果率低的枝,通过摘心可以提高着果率和产量。幼树或生长过旺的大树,在开花的同时发生大量强旺春梢,消耗树体营养,造成大量落花落果,通过春梢摘心,可以减少营养消耗,提高着果率和产量。 5、拉枝和撑枝。目的是使杨梅树冠开张,通透阳光,缓和枝条长势,使树冠内外枝条都能结果。20世纪80年代,作者在浙江余姚提早杨梅结果期研究中,主要是应用拉枝或撑枝来缓和树势,促进花芽形成和提高着果率,使杨梅定植以后的开始结果期由7—8年提早到3—4年。这种措施在浙江、贵州等省应用,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拉枝是用绳索系在欲拉枝条的中部,把枝条向水平方向拉开,如果不是骨干枝可以拉成水平或比水平还大的角度,绳索的另一端系在地面的木桩上。如果是拉大骨干枝的角度,绳索所系枝条的部位要包以柔软的材料,以免擦破树皮。拉枝后要保持主枝和副主枝的先端延长头向上生长,最后成为基角大而梢角小、既拉大角度又保持旺盛的长势的状态。 撑枝是用坚固的短木条,撑开主枝基部和主干所形成的角度。拉枝容易产生主枝先端下垂而削弱主枝长势的弊病,而撑枝可以避免此缺点。 拉枝和撑枝要在一年内进行数次,否则被拉、撑的枝条会返回到原来角度,影响效果。 6、环割与倒贴皮。杨梅的青壮年树普遍由于生长过旺,不易形成花芽,或虽形成花芽但着果率很低,产量不高。通过环割或倒贴皮,使光合作用产物在环割或倒贴皮处的上部积累,这样便能强有力地促进花芽形成和提高着果率与产量。环割是用刀具在一定部位的枝条上以环状或螺旋状切割,深达木质部,割后不取下韧皮部。倒贴皮是在树枝的特定部位,上下等距离深割皮层一周,然后取出韧皮部,上下颠倒过来后贴回到原来的切割处,再以薄膜紧紧包扎促其愈合。倒贴皮割下的树皮宽度是树枝直径的l/8左右,它比其他果树所使用倒贴皮要狭一些。环割或倒贴皮以后2~3天,伤口即开始愈合,约7~lo天后其上叶子有些黄化,这是正常现象,不久即可转绿。幼树或过旺树在花期环割以后,使着果率由2%~5%提高到10%以上。6月份环割或倒贴皮使切口以上枝条形成许多饱满花芽。 在其他果树上较多利用环剥、扭枝或折伤来促进结果,但杨梅因为枝条在环剥以后会引起严重黄化甚至大量死亡,同时杨梅的枝条质地松脆,使用扭枝或折伤会使大量枝条折断,即使生长季节枝条比较柔韧时亦如此,所以均不宜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