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有不少朋友向我询问桃树流胶病的治疗方法。其实不止桃树有流胶病,其他核果类树如杏、李、樱桃、苹果等果树流胶病也是常见的。果树发生流胶病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细菌性病害引起的,有的是真菌性病害引起的,有的是虫害引起的,还有的是因为管理不当诱发生理性病害引起的等等。在防治方面,大家的措施也是五花八门,有的取得一些效果,有的不治还好,一治反而更加严重。这里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今天借此机会和大家聊聊果树流胶的前因后果、预防以及治疗方法。让大家更好地做好各项防护工作,种出好果子,取得好收成。 01 桃树流胶病的症状表现 桃树一旦出现流胶病,主要为害主干和主枝,小枝条,果实也可能被害。 
在主干和主枝受害初期,病部稍肿胀,早春树液开始流动时,从病部流出半透明黄色树胶,尤其雨后流胶现象更为严重。 
流出的树胶与空气接触后,变为红褐色,呈胶冻状。干燥后变为红褐色至茶褐色的坚硬胶块。 
病部易被腐生菌侵染,使皮层和木质部变褐腐烂,致树势衰弱,叶片变黄、变小,严重时枝干或全株枯死。 
果实发病,由果核内分泌黄色胶质溢出果面,病部硬化,严重时龟裂,不能生长发育,无食用价值。 02 导致桃树流胶的原因 细数引发桃树流胶病的原因,分为侵染性病因和非侵染性病因两方面因素。 一)侵染性病原导致的流胶病 由于寄生性真菌及细菌的危害,如干腐病、腐烂病、炭疽病、疮痂病、细菌性穿孔病和真菌性穿孔病等,这些病害或寄生枝干,或危及叶片,使病株生长衰弱,降低抗性。 由侵染性病原导致的流胶病发生在根颈、主干、枝杈等部位。开始发病时,枝干部位出现肿胀,然后流出淡黄色透明树脂,尤其雨后流胶现象更为严重。随着时间推移,冻状胶体颜色逐渐变成淡红褐色、棕褐色。如果天气干燥,胶状物转变成茶褐色坚硬胶块呈结晶状,粘附于枝干表皮。 二)非侵染性病害的原因 导致桃树流胶病的非侵染性途径主要有机械、虫伤、日灼等。这些因素引起的伤口流胶病在枝干、新梢、叶片、果实上都可发生,但以枝干最严重。发病枝干树皮粗糙、龟裂、不易愈合,开始为白色透明胶状,然后胶状颜色逐渐变成褐红色、或黄褐色透明胶状物。遇适温高湿时胶状呈喷发状堆积在伤口表面,被害桃树树势衰弱,叶片变小变黄,病部容易被腐生菌感染,使木质腐烂。流胶严重时树势衰弱,并易成为桃红颈天牛的产卵场所而加速桃树死亡。果实流胶,影响发育,失去食用价值。 红颈天牛 
桃树产生非侵染性病害流胶的原因很多,如遭受病虫为害,土质黏重排水不畅,夏季修剪过重,定植过深,连作及遭受雹害、旱涝、冻害、日灼等,都会造成桃树的流胶。并且老弱树发生尤为较重。 除此之外,施肥不当(缺肥或偏施氮肥)、多效唑的不严格控制、大量施肥又大量使用抑制剂类药物进行压果,虽然产量上来了但是树体负荷过大导致流胶。 
剪口流胶状 
树干流胶枯死状 03 桃树流胶病发病条件 1、一般4-10月间,15℃以上就开始发生,25℃左右的雨后,湿度大时就有可能暴发。树龄大的桃树流胶严重,幼龄树发病轻。 2、果实流胶与虫害有关,蝽象为害易使果实流胶病发生。虫害中特别是蛀干害虫所造成的伤口易诱发流胶病。 
3、机械损伤造成的伤口以及冻害、日灼伤等,生长期修剪过度及重整枝等易诱发流胶病。 4、粘壤土、瘦瘠土壤、菜园土和酸碱过重的果园容易出现流胶病。排水不良,灌溉不适当,地面积水过多等易诱发流胶病。 
04 流胶病的客观因素 1、流胶病危害程度与作物品种、作物生长状况以及作物生长环境等有着密切的关系。越是一些果实口感好的品种越容易流胶,种植这些品种应该重视流胶问题,所以从一开始就要注意流胶病的防护工作,加强防护意识。 2、果树树皮健壮程度与流胶密切相关。树皮是水分、养分的输送管道,树皮薄容易出现裂纹,产生流胶现象,相反,树皮厚的品种要好很多。 3、长势衰弱的树体容易流胶。生长差、树势弱、树体营养循环差,导致营养物质分配不够、部分营养到达不了指定位置,变竖向输送为横向流出,引发流胶现象。 4、高温高湿等生长环境容易引发流胶。较高温情况下作物营养、水循环旺盛且平衡,当超过它的温度临界点时,作物本身出于保护性本能,抑制生理循环,但根系营养却还在不断往上输送,形成营养堆积,变为横向流出,引发流胶现象。 5、挂果过多、营养消耗大的树体容易流胶。挂果过多,就会消耗大量的养分,养分消耗的越多,树势就越差,抵御病害侵染的能力也就越差。 05 流胶病防治难点 1、流胶病仅从杀菌角度寻找方案,不能解决生理病患问题(韧皮等营养输送组织破裂)。 2、在哪流胶就从哪堵流是难以起到标本兼治的效果,此处不流别处流,根本措施在于解决树势弱、韧皮薄、储备养分少、营养循环能力差的问题。 3、流胶病的防治需要周年综合防治,但多数果农仅仅是在果树发病后或者发病后期再期望找到特效药,来减轻或延缓危害,认为流胶病无药可治。流胶病直接影响的是树势,当年影响的是产量和果品品质,长期影响的是挂果年限。如果从防治流胶病不仅是治病,更是保产、保质、保树这个角度来制定方案的话,那么流胶病防治不但必要而且成本不高。 06 流胶病防治方法 1、加强桃园管理,增强树势。 桃树耐干旱,适宜在沙质散松土壤中种植。增施有机质腐熟肥料,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提高土壤通气性能。实行配方施肥,除使用氮磷钾等大量元素肥料外,重视中微量元素和微生物肥的应用。低洼积水地注意排水;酸碱土壤应适当施用石灰或过磷酸钙,改良土壤;盐碱地要注意排盐;粘土应掺入粗沙。注重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能力,减少不必要机械损伤。 对已发生流胶病的树,小枝可以通过修剪除去,枝干上的流胶要刮除干净,在伤口处用波美4-5度的石硫合剂消毒,在少雨天气,亦可用医用紫药水涂抹流胶部位及伤口,隔10天再涂一次效果更显著。 2、调节修剪时间,减少流胶病发生。 桃树生长旺盛,生长量大,生长季节进行短截和疏删修剪,人为造成伤口,遇中温高湿环境,伤口容易出现流胶现象。通过调节修剪时期,生长期修剪改为冬眠修剪。虽然冬季修剪同样有伤口,但因气温较低,空气干燥,很少出现伤口流胶现象。因此,生长期采取轻剪,及时摘心疏除部分过密枝条。主要的疏删、短截、回缩修剪,等到冬季落叶后进行。 3、冬季清园,刮胶,喷石硫合剂消毒后进行树干、大枝涂白。桃树发芽前,喷施波美5度石硫合剂。 桃树刚开始流胶时,将生石灰粉涂抹于流胶处,此时发生株树少,流胶范围小,便于防治,减少树体养分消耗;以后随时发现随时涂粉防治主干刷白,减少流胶病发生。冬夏季节进行两次主干刷白,防止流胶病发生。 
4、及时防治虫害,减少流胶病的发生。 4-5月份及时防治天牛、吉丁虫等害虫侵害根茎、主干、枝梢等部位发生流胶病,防治桃蛀螟幼虫、卷叶蛾幼虫、梨小食心虫、蝽象等为害果实出现流胶病。 5、夏季全园覆盖,减少流胶病发生。 没有种植金边茸或其他绿肥的果园,夏秋高温干旱季节全园覆盖10cm厚的杂草或稻草,不但能够提高果园土壤含水量,利于果树根系生长,强壮树体,而且十分有效地防止地面辐射热导致的日灼病而发生流胶病。 
6、药剂防治,减少流胶病发生。 如果是细菌性病原引起的流胶,用农用链霉素或叶青双等进行喷施和涂刷主干。如果是真菌性病原引起的流胶,药剂防治可用50%甲基硫菌灵超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多菌灵800倍液、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等喷施或涂刷主干,涂刷主干的浓度比喷施树冠的浓度可以相对提高。主干涂刷之前,用竹片把流胶部位的胶状物刮除干净后,再涂刷药液,或用废旧干净棉布剪成条状浸透药液后包于患处,然后用10cm宽薄膜包扎,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采取这种上喷下养中间涂抹的方式管理,不仅能治愈桃树流胶病,而且能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能力,同时叶片喷雾能杀灭潜藏在叶片中的真细菌,修复叶痕和果痕,不给病原可趁之机。延缓落叶,增长叶片制造养分的时间,落叶前养分能回流树体,增加树体的贮备养分,为来年打好基础。 
张 宝 印(191认证农技专家) 张宝印,191认证农技专家,山东电视台农科频道、河北电视台农民频道特约农业专家。常年奔走于生产种植一线,有着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善于作物营养和土壤健康调理,把病害解决与发生之前。如有疑问,请联系作者微信:lsty7008

点击“阅读原文”立即报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