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桃蛀螟的防治
2015-07-29   来源:梧州农批网  作者:zzzmei   字体:【 】  浏览:77次   评论:0
桃蛀螟又名桃实螟、桃实虫、桃蛀虫等。属于鳞翅目,螟蛾科。

1.形态特征:成虫体长约12毫米,翅展22~25毫米,橙黄色,前翅有黑色斑点20余个,后翅10余个。卵椭圆形,初期为乳白色,孵化前变为红褐色。幼虫体长22毫米,头颈暗褐色,背面淡红色,身体各节有淡褐色斑点数个。蛹长13毫米左右,褐色,腹部末端有卷曲臀刺6个。

2.为害症状:幼虫蛀食果实,卵产于两果之间或果叶连接处,孵化后即从果实肩部或两果连接处蛀入果实,一果可蛀入l~2条幼虫,严重的可达8~9条之多。幼虫有转果蛀食的习性。被害果由蛀孔分泌黄褐色透明胶汁,并排泄粪便粘在蛀孔周围。为害严重时即俗称“十桃九蛀”,造成落果减产。

3.发生规律在我国南方一年可发生4~5代,北方发生2~3代。以老熟的幼虫在向日葵花盘、茎秆或玉米、高粱等多种植物遗体中作茧越冬。翌年4月份化蛹,蛹期约8天,5月份羽化为成虫。此后6月下旬、8月上旬、9月上旬至10月上中旬(南方),各发生1次。随后以幼虫陆续开始越冬。若桃园附近有玉米、高粱、向日葵等作物时,自第二代则可转移为害。幼虫期15~20天,老熟后在果间、果枝间结茧,蛹期8天左右即羽化为成虫。成虫在果果间和果叶间产卵,也可转移到向日葵花盘或高粱穗上产卵,卵期约6~8天,孵化幼虫后继续为害。

4.防治方法。

冬季处理向日葵、玉米、高粱等作物秸秆,消灭越冬成虫。在越冬代(第一代)成虫出现前,及时套袋保护果实。在各成虫羽化产卵期喷药1~2次。用20%速灭杀丁乳油3000倍液或50%杀螟松乳剂1000倍液,2.5%溴氰菊酯5000倍液,均可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Tags: 责任编辑:zzzmei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猕猴桃高产有技法 [下一篇]油桃施用沼肥增产的技巧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zzzmei zzzmei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811 个
性别:保密
lanw@wangzi.com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桃树种植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番茄品种 桃太郎
· 桃树花后管理四措施
· 桃树营养袋苗培育技术
· 中华猕猴桃果醋的加工制作
· 黄桃病害发生与防治
· 桃树栽培的早果丰产技术措施
· 桃树叶卷曲发黄啥原因
· 桃树进行果实套袋的技术要点

最新文章

· 桃树花后管理四措施
· 中华猕猴桃果醋的加工制作
· 桃树栽培的早果丰产技术措施
· 猕猴桃保鲜技术介绍
· 桃树进行果实套袋的技术要点
· 猕猴桃浓缩汁的加工技术
· 河北省邢台县:桃树日灼病管理措施
· 速溶核桃营养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