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田野·圆梦乡村 认识周林军的人都说他是一个重诺的人 在年轻创业者眼中,周林军是他们的榜样 让我们来看一看他的返乡创业之路 
瞄准形势,打下创业基础 大学毕业后,周林军主动放弃上海事业单位的稳定工作南下打工,进入深圳一家外资企业,负责进口水产种苗饲料的销售及种苗繁育技术报务。2001年春节周林军回家后,在与一位养蟹的同学聊天时发觉,萧山围垦地区的水质很可能适合南美白对虾的养殖。萧山靠近钱塘江,东片地区水产养殖业已发展到了一定规模,当时又正值南美白对虾种苗繁育技术从国外引入国内的试验阶段,自己的专业技能一定会在家乡发挥作用,这让他萌发了创业念头。于是他便劝说同学先小规模试养南美白对虾,自己则一边在深圳工作,一边给同学提供优质试养种苗和技术服务。当年9月,试养实验获得成功,也为周林军回乡创业打下了基础。 
把握商机,返乡创业 2002年春节,他不顾父母反对毅然从公司辞职,带着2万元积蓄回到家乡萧山开始自己的创业之路。他决定从繁育种苗下手。3月底,他多方奔走,筹集了6万余元建成了萧山首家南美白对虾育苗场。那年,萧山围垦地区南美白对虾的养殖规模呈井喷式增长。有了周林军开办的这个家门口的育苗场,养殖户们纷纷到他这里购买虾苗,仅仅一个月时间他就赚取了50余万元资金。 敢打敢拼,闯出新天地 周林军觉得育苗行业只适合短期发展,想把事业做大就要形成产业链。2003年,他扩大了繁育场规模,同时开始规模化的经营养殖基地建设。经过3年多的艰苦打拼,种苗繁育规模达年产5亿元,养殖场也扩大到500余亩。他常常思考:如何能让企业持续发展?答案是:创新。办法自己想,路要自己闯。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只有积极调研最新市场信息,用心描绘企业发展蓝图,才能让企业顺应市场变化。 2007年底,由于冷冻南美白对虾出口量锐减,他成立了“杭州江滨水产有限公司”,并在养殖场内建起了南美白对虾冷冻加工厂。2012年底,他投资2000余万元,对已有加工设备进行一系列的技改项目,使加工品种向“精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2014年,公司规模进一步扩大,并提供了更多就业岗位。 
尽己所能,回报社会 在努力发展企业的同时,他一直秉承企业家精神积极回报社会。2008年汶川5.12地震发生后,他广泛联系朋友以最快的速度采购了十余吨赈灾物资,又以最快速度送到灾区。他还积极参加各类爱心结对帮扶,带领青联农业界别组委员赴桐庐江南镇开展留守儿童慰问,赴丽水景宁开展“三走五送”特困户慰问等活动。他先后结对桐庐、临安、景宁、新疆等地特困青少年数十名。 作为杭州市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协会副会长,周林军在事业不断收获成果的同时获得了诸多荣誉: 杭州市十佳农村青年兴业带头人 杭州市十大杰出青年 浙江省大学生现代农业“十佳创业典范” 浙江省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 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 ——END—— 青春杭州原创编辑 如需转载请与我们联系 亲爱的 转发转发求转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