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洪泽得到中央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专项补助资金1000万元,主要用于推动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规模化、标准化、高效化。此事表明我县农业创新工作得到农业部充分肯定。近年来,我县围绕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狠抓优质稻米、生态渔业、健康食用菌等主导产业提升,推动现代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县委书记朱亚文说,发展现代农业,必须进一步推进优质稻米基地建设,叫响水产品牌,做强食用菌龙头企业,加快形成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独特优势,促进农业提质增效。 基地推动,优质稻面积不断扩大 在国瑞有机稻米生产基地,记者看到了最新气象服务、农业物联网、太阳虫灯、全导式摄像头等一系列新技术的应用。江苏国瑞绿色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建国指着这些设备说:“虽然每天的维护费用不低,但是没有它们还真不行。通过这些,买家可以在网上实时查看我的有机米生产基地,这样才能买得放心!” 该公司生产的“禾采”牌有机栽培米在2012年中国优质稻米博览交易会上获得金奖,高档的现在一公斤卖到52元。2014年国瑞公司在天猫上开起了江苏省第一个卖大米的旗舰店,好评率100%。来自南京某公司的李师傅告诉记者:“这里大米的确好吃,我们公司人人都说好。我每两个月过来拉一车。”国瑞是我县优质稻米产业创新发展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我县坚持把优质稻米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来抓,围绕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和增产模式攻关,全面加大对水稻新品种、新技术、新药肥及新机械等“四新”技术的引进、示范和推广力度。有机、绿色稻米基地建设稳步推进,2015年全县稻米“三品”认证面积近40万亩,占水稻种植面积的90%,全县国标三级以上优质水稻种植面积占水稻种植面积90%以上。现通过认证的绿色食品有4个、有机食品有2个,“苏油”、“禾采”、“岔河”等品牌大米供不应求。2015年全县水稻平均亩产619公斤,全市第一。 品牌拉动,水产品价格节节攀升 日前,笔者在养蟹大户董继友的塘口看到,水中有很多水草,老董正在向塘口投放螺丝、小杂鱼。老董告诉笔者,过去养蟹只喂饲料,不注重科学。通过培训后转变了养殖观念,改“大养蟹”为“养大蟹”,种植水草改造生态环境,不同生长期搭配投喂玉米、小麦、野杂鱼等,这么养殖出来的螃蟹规格大、品质好。老董有成蟹养殖面积260亩,去年成蟹平均规格达3两以上,销售收入100多万元。 几年来,我县以国家级水产良种场为载体,依托上海海洋大学、中科院水生所等科研院所,高标准建设产学研基地,推动绿色水产品生态养殖基地、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建设。全县现有无公害水产品养殖基地8.3万亩,通过河蟹、龙虾、黄颡鱼等无公害水产品认证31个。洪泽湖大闸蟹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去年还获得了香港、澳门、韩国三地的出口权,价格较十年前翻了几倍。 龙头带动,食用菌种植迅猛发展 岔河镇唐圩村食用菌种植户徐成柏给笔者算了一笔账。2014年,他们5个村委筹集40万元利用过去学校600平方米闲置土地搭建了5栋钢架结构的菇房,去年一栋产草菇1.5万斤、白蘑菇2万斤,创产值15万元,除去成本和人员工资等,每栋年获纯利3万多元,经济效益很高。 县农委主任杨步飞介绍,2012年以来,我县先后引进紫山、胜伟两家食用菌龙头企业,以“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为主要模式,大力推广食用菌种植。目前,全县有7个食用菌生产专业合作社,带动3000多农户种植食用菌。食用菌产业不仅让一批中老年人在家门口创业就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突破口,还为秸秆消化找到了新的出路,菌渣废料还能做有机肥厂原料,实现了变废为宝,是名副其实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综合效益很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