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提高鹿茸产量关键措施
2015-08-05   来源:丹东农批网 四川农经网 作者:乱七八糟遇到你   字体:【 】  浏览:86次   评论:0
养鹿的前期是基础,中后期是关键。要提高鹿茸产量,增加养鹿经济效益,以下技术措施十分重要。

控光增茸:养鹿户可因地制宜建筑几个简易塑料大棚,棚顶安上100瓦~150瓦水银灯4个,灯高距地面约2.5米~2.7米,照明度为500瓦左右。每年从春季开始(最好从1月初开始),每天增加光照时间6个半小时~9个半小时,增加光照的天数可在50天~60天。大棚内的鹿群,饲养条件与露天一样。经试验证明,控制光照养鹿,鹿可提前38天~39天脱角生茸。自然光照下的公鹿4月份还未脱角生茸,而大棚控光下的鹿群可提前在2月20日脱角生茸,为延长茸的生长发育期创造了条件。这样,公鹿头茬茸产量可提高0.88%~13.8%。特别是再生茸,不但长出二杠茸,而且产量平均可提高2~3倍。

用添加剂:腐植酸钠是一种结构十分复杂的多元有机酸,它能促进机体的氧化酸类活力,增加新陈代谢和吸收营养的能力。因此,用腐植酸钠作为鹿饲料添加剂,鹿的食欲增加,新陈代谢旺盛,为鹿茸的生长提高了充分的营养。

适时取茸:小公鹿头年取茸约在6月中旬。两年以上的鹿,需待茸长成二杠、顶端呈凹形而第三个分杈还未长出时割取。此时的鹿茸质量好,价值高,一般在6月下旬取头茬,8月下旬取二茬。取茸前应在其臀部注射麻醉药,一般体重100公斤重的鹿一次注射氯化琥珀胆碱注射液0.3毫升;取后应迅速注射25%的尼可刹米注射6毫升。

科学加工:排血。把注射针头插进茸端,用打气筒针头注入空气,使茸内血顺着血管从茬口处全部流出。有条件的也可用排血机进行。消毒。将鹿茸放在高锰酸钾溶液和碱水中消毒,洗去茸上的灰尘和杂质,然后在鹿茸茬口处用粗花线将外皮叉缝数针,以防外皮滑离而影响质量。蘸煮。目的是使茸中残留的淤血流出来。方法是:手拿茸的注口处把其放入开水中蘸3秒钟,取了晾一晾再蘸3秒钟,如此反复进行10分钟,再将再次蘸煮时间延至5秒钟,反复进行15分钟,再将再次蘸煮时间延长到20秒钟,要反复进行30分钟。当鹿茸茬口流出白沫时,说明茸内淤血已出净了。然后,将茸摇动着全部没入开水中,5秒钟后取出晾半小时再进行清洗。烘烤。将晾好的鹿茸挂在烘房内。第一天烘烤温度为35℃~40℃,第二天为40℃~45℃,第三天为45℃~55℃,最高不超过60℃,直到烘干为止。最后洗净消毒(注意不洗茬口处),晾干后即可出售。
Tags:高鹿茸 关键措 责任编辑:乱七八糟遇到你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仔鹿的饲养管理 [下一篇]中国鹿茸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乱七八糟遇到你 乱七八糟遇到你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747 个
性别:保密
luanqi@bazhao.com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养鹿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有的梅花鹿会发出尖叫声
· 三、繁殖规律雄性梅花鹿通过“角斗”争夺交配权
· 即使是饲养员也可能成为梅花鹿经常顶撞的目标
· 鹿的应激表现及其减少方法
· 二、觅食习惯梅花鹿晨昏活动
· 四、初生仔鹿的饲养管理母鹿分娩期间应有专人值..
· 处于发情期的公鹿性情更显凶猛
· 母鹿价高是个反常的经济现象

最新文章

· 或让母鹿舔干
· 这充分说明梅花鹿对适应新的栖息条件具有极其明..
· 而且仔鹿出生几十分钟内即可站立行走
· 仔鹿产下后
· 即使是饲养员也可能成为梅花鹿经常顶撞的目标
· 四、初生仔鹿的饲养管理母鹿分娩期间应有专人值..
· 这种“角斗”在鹿类中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
· 处于发情期的公鹿性情更显凶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