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菊花是秋天的使者,可在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镇周庄村慧田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王雷的眼中,菊花却是四季的“常客”。 
5年前,这位土生土长的周庄村村民将目光瞄准了科技农业,并以食用菊花和有机韭菜等高档蔬菜为媒,将他的慧田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经营得“有声有色”。 
赏花饮酒,吟诗作画 阳春三月,在北京市房山区周庄村的慧田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里,机器轰鸣。理事长王雷正忙着指挥修建高档玻璃温室,准备接待来这里观赏、品尝菊花的高端客户。 王雷:进这屋,最低就得3000块钱一桌。所以餐具就不能使普通的盘子,餐具都得有造型,一种花一个造型。食客们喝着酒,一看花漂亮,一人一首诗,边上还必须配着笔墨纸砚。 
大棚蔬菜到鲜切花 五年前,这里连一栋温室大棚都没有,村民分散种植玉米,收入微薄。2011年,王雷牵头成立合作社,改建温室种植蔬菜。建温室大棚以前,本村人根本就不会种菜,种的不好看,总卖不上价钱。 转年夏天,成本更低的露地蔬菜大量上市,王雷的大棚蔬菜失去竞争力。这时候,他又另辟蹊径,做起鲜切花生意。鲜切的菊花、百合、玫瑰,出一茬花,种一茬菜。 然而,鲜切花市场价格波动剧烈。2014年,受出口影响,鲜切菊花的价格,从每枝1元,急速下降到5毛钱,甚至都卖不出去。此时,王雷再次带着大家调整种植品种。 
菊花茶加菊花宴 从2014年10月开始,这里平均每天都能迎来500多名游客。游客们在合作社内喝菊花泡的热茶,吃热气腾腾的菊花火锅,品尝特色菊花宴。他们还把一些花形不好的菊花制成菊花酱,发展深加工产品。 如今,采摘和餐饮为合作社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效益,菊花采摘价格每市斤80元,餐饮接待每位100元。 王雷:你想想,现在一亩地最低产量是2000斤,按80(元)一斤算,就是16万。最保守的一个棚有7万元纯利润。鲜切花好的时候,2万块钱一个棚,等于一个棚顶2-3个棚,效益翻2倍!  特菜品种,技术理念韭菜60元一斤 
这几年,王雷陆续引进了有机韭菜、番茄、紫贝天葵等20多个特菜品种,采用无公害有机种植的方式,让熊蜂在田间授粉,利用生物防治害虫的捕食螨、粘虫板和防虫网来解决蔬菜虫害问题,用沼渣沼液等有机肥进行浇灌。依靠技术,王雷种的有机韭菜能卖到60元一斤。 王雷的笔记 韭菜卖60元一斤,一茬产量2000斤,就是12万,刨除2万元成本,还剩10万元纯利润。而普通五茬的韭菜,产一万斤,乘以均价2块5,才2.5万毛收入,一年还受着累。 
西红柿十元两个 王雷种的西红柿,小朋友来采摘可以按照10块钱2个的标准收费。5元钱一个西红柿,这比一般的苹果都要贵。凭什么他的西红柿这么贵,就是因为他应用滴灌技术,实现精准灌溉、精准施肥,番茄果汁饱满,味道浓郁。 王雷的笔记 通过滴灌实现精准施肥,补充微量元素。肥料用天平秤,每次冲水的时候,一亩地就用1立方水,三四天、四五天,冬天一周滴灌一次。我们的滴灌技术比普通滴灌节水50-60%,节肥40-50%,增加肥效48%。 
智能物联网管理平台 王雷还在每栋温室大棚中安装了无线传感器、360度摄像头、节水滴灌设施。 通过温室智能物联网管理平台,各种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可以直接传到王雷的手机上,随时掌握温室作物生长情况,实现远程控制棚内的温度调节设备、滴灌设施和灯光。 先进的技术有效促进了蔬菜增产增收,还实现了节水、节地、节电等收益,更为王雷带来了致富的保障。 王雷的笔记 “掌上农场”有采收量,一周的、一个月的、最近一年的,位置、视频监控、环境检测、每个棚的温度、湿度都是实时的,随时更新的。 致富点评
食用菊花“接二连三” 首先,食用菊花也有观赏价值,大家可以先来看。在农场里转了一圈,紧接着还能品尝到一桌丰盛的菊花宴,旅游体验可是相当不错。旅游属于第三产业,附加值很高。同时,菊花也可以做成很多加工产品:菊花酱、菊花茶等等。加工属于第二产业,这些产品也不愁销,可以成为消费者的旅游纪念品。 稀缺性和科技含量 为什么蔬菜效益都这么好?因为他种植的蔬菜要么是有机蔬菜,要么是特菜品种,都是市场上比较稀缺的,价格自然不会低。当然,要想保证这些品种的品质,那就必须依靠科学技术。 记者:关键 实习编辑:曹越 编辑:孟然 责任编辑:张磊 找到我们: 微博、微信名都叫《致富帮》 《致富青年帮》广播节目收听: 中波收听:AM720(华北、华东部分地区) 网上收听:央广网(www.cnr.cn或country.cnr.cn) 致富帮,助您 打开财富之门,点亮人生梦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