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小麦播种前后应注意的技术要点
2016-09-22   来源:丹东农批网  作者:gofei   字体:【 】  浏览:84次   评论:0

□ 朱统泉

提高小麦播种质量是小麦丰收的基础,严格把好播种质量关,才能确保一播全苗。做好小麦播种前的品种利用、耕作整地、平衡施肥,适期播种,适量播种及播种期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工作,对于培育小麦全苗、壮苗,提高抗逆性,确保高产稳产是十分重要的。今年小麦播种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品种利用。我市小麦种植面积万亩以上,品种有矮抗、西农979、衡观35、郑麦7698、丰德存麦1号、众麦1号、郑麦9023、西农9718、豫麦70-36、郑麦366、众麦2号、周麦22,这12个品种种植面积占全省小麦种植面积的80%,起到了主导品种的稳产增产作用;其中,半冬性品种种植面积798.7万亩,占总麦播的78.8%,居驻马店小麦品种利用的主导地位。弱春性品种种植面积为214.8万亩,占总麦播的21.2%,居驻马店小麦品种利用次要地位。与去年相比,郑麦7698、丰德存麦1号、百农207、周麦27等新品种面积增幅明显,矮抗58、西农979、衡观35、众麦1号等品种面积保持相对稳定。另外,生产中表现较好的新品种还有周麦28、中育9302、温麦28、豫麦158、洛麦24、洛麦26、众麦998、花培6号、众麦2号、存麦8号、先麦10号、豫农211、中育9307、豫教5号、存麦5号、怀川916等品种。旱地表现较好的品种有洛旱7号、中焦3号、西农928、中麦175等品种。

三、耕作整地。俗话说,七分种,三分管,整地是关键。一是耕翻。耕翻可掩埋有机肥料、粉碎的作物秸秆、杂草和病虫有机体,疏松耕层,松散土壤;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孔隙度,改善通透性,促进好气性微生物活动和养分释放;提高土壤渗水、蓄水、保肥和供肥能力。连续多年种麦前只旋耕不耕翻的麦田,在旋耕的

五、适量播种。冬小麦麦田许多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播种量偏大的问题,造成群体偏大、冬前和春季旺长,茎秆细弱,易倒伏,穗多穗小,易早衰,产量不高等问题。确定合理的播种量掌握的原则:一是品种特性,二是播种期早晚,三是土壤的肥力水平。水浇地条件下,一般分蘖力强、成穗力高的品种在播期适宜和土壤肥力较高的条件下,基本苗宜稀,播种量宜少些,适期播种每亩13万~15万基本苗;分蘖成穗率低的品种,每亩15万~18万基本苗;中低肥地力基本苗适当多一点,每亩18万~20万基本苗;晚播小麦要增加基本苗。

六、防治苗期地下害虫和根病。提倡用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没有用种衣剂包衣的种子要用药剂拌种。一是根病发生较重的地块,可选用2%立克莠按种子量的0.1%~0.15%拌种,或20%粉锈宁按种子量的0.15%拌种。二是地下害虫发生较重的地块,可选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或40%辛硫磷乳油,按种子量的0.2%拌种。三是病、虫混发地块可选用以上药剂(杀菌剂+杀虫剂)混合拌种。

播种后要及时检查出苗情况,一旦发生缺苗,应及时补齐。主要方法包括:一是补种。选择与缺苗地块相同的品种,先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浸种、催芽,或用2.5万倍的萘乙酸溶液或磷酸二氢钾500倍液浸泡12小时,晾干后播种,以利于出苗和生长。二是移栽。对于来不及补种和补种后仍有缺苗的地块,可在小麦分蘖期选用同一品种壮苗进行移栽,移栽的深度以“上不埋心,下不露白”为宜,移栽后及时浇水和松土。⑩2

(作者系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驻马店综合试验站站长、驻马店市农业科学院副研究员)

Tags:后应注 责任编辑:gofei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八旬老翁研种小麦出成果 急需配套.. [下一篇]英国科学家申请转基因小麦户外种..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