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八旬老翁研种小麦出成果 急需配套播种机
2016-05-23   来源:铜仁农批网  作者:就见未来   字体:【 】  浏览:100次   评论:0

5粒麦种的成果

与传统小麦对比

本报讯(记者 王宏 李丹)一亩地,仅用3斤小麦种子,加上创新、优良的种植办法,产量达到600千克以上。研种小麦的创始人刘宏告诉记者,“普通麦田一亩地种15千克种子,我的只需要1.5千克,这样就节省了不少种籽粮。若再比常规种植法亩增产150千克麦粮,这样两项加起来就是一个可观的数字。良种良法机械化,没有机械是空话。此种植方法目前之所以不能大面积播种推广,毕其功于一役的就是没有与之配套的播种机。”

刘宏,出生于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今年81岁,1995年从山西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退休。由于对农业的热爱和执着,对粮食的爱惜,他在退休后一直苦心研究栽培各种农作物。一次在田里转悠,偶然发现一棵麦子麦穗特别大,出于职业习惯,他便摘下这株大个头多穗粒种开始研究,并仔细侧记数据。为方便实验,他便回到家乡芮城租种耕地,经年坚持试验。

屡年来,刘宏经过多次论证研究,根据多年的技术经验。一方面采用优中选优,优培复壮办法,提高种子质量。二方面,他不断完善种植方法,通过大量的数据资料采用:“粒种苗稀畅风、光,化肥集施(穴或条)劲充、长,全膜覆盖(提)高温、水,靠多分蘖拥穗量,种植穗粒60颗和千粒重50g以上的种子”,实现了籽少能高产的目的。

据刘宏介绍,他的每亩地种植3斤麦种(即3万苗);每苗分蘖8~10有效穗,亩有效总穗数可达20万以上,种植每穗粒60颗和千粒重50g以上种子。使亩产达到了600千克以上。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欲把此良种配良法转化为大田生产力,没有配套的播种机器是难以实现大面积推广种植。刘宏也告诉记者,他从09年就已经开始不断向上级有关部门申请造样机资金,却一直未如求愿。

话说千变,不如亲眼一看。刘宏在芮城县西陌镇荆家沟村有试验田,现在麦熟在即,希望热爱农业的专家、学者、对此感兴趣的各界人士,欢迎到试验田检查指导。希望上级部门与有志之士投资,造出一台配套的播种机,完臻其推广渠道。

Tags:翁研种 成果急 责任编辑:就见未来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聚焦2016农交会--神通广大的小麦.. [下一篇]小麦播种前后应注意的技术要点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