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为何,今年小麦赤霉病警报——频频拉响!
2017-04-20   来源:肇庆农批网  作者:阳光少女   字体:【 】  浏览:101次   评论:0

为何,今年小麦赤霉病警报——频频拉响!

因为,很严重!!!

前几天,全国农技中心又开会了,在山东省济南召开全国小麦中后期病虫害发生趋势会商,又强调了小麦赤霉病——预计2017年全国小麦中后期病虫害总体呈重发态势,发生程度重于常年,赤霉病大流行风险高。

这已经不只一次强调赤霉病了。

为何,今年小麦赤霉病警报——频频拉响!

▲赤霉病

早春高温干旱、暮春多雨雾霾,容易诱发小麦赤霉病的爆发流行。今年以来春季高温干旱,小麦生育期提前,抗病性有所削弱。4月下旬至5月恰逢小麦齐穗、扬花,自然降水量或较往年偏多,导致田间湿度过大、结露时间偏长。

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关键阶段是小麦齐穗至扬花初期,一旦错过,防治很难达到理想效果。

流行面积和发病地区

为何,今年小麦赤霉病警报——频频拉响!

▲2017年小麦赤霉病发生趋势图

流行面积约1亿亩,但有2亿亩次需重点预防。其中,江汉和江淮麦区大流行,黄淮南部麦区偏重流行,西南大部、黄淮北部、华北南部、西北大部中等流行。

部分地区发病预测

安徽:

预计今年安徽小麦赤霉病呈偏重至大发生态势,赤霉病发生面积2800万亩,预防面积达6500万亩次。

河南:

存在较大范围暴发流行的风险。豫南地区及豫东局部偏重发生,其他麦区中度发生,发生面积2700万亩左右。

山西:

小麦赤霉病偏轻发生,发生面积85万亩。

重庆:

小麦赤霉病发生程度为3级,发生面积50万亩(次)左右。截止4月12日统计,重庆市小麦赤霉病发生面积28.5万亩,较上年同期增16.6%,较上年同期增1.03个百分点,忠县局部田块最高病穗率41.2%。

预防时期

再一次提醒!!!预防时期!!!

药剂预防适期——小麦齐穗至扬花初期。

?江汉和江淮——4月中下旬。

?黄淮和华北南部——4月下旬至5月上旬。

?西北大部——5月上中旬。

症状特点

小麦赤霉病又叫麦穗枯、烂麦头、红麦头,是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

从幼苗到抽穗都可受害,主要引起苗枯、茎基腐、秆腐和穗腐,其中为害最严重的是穗腐。

小麦赤霉病在湿度大时,会生出粉红色霉状物,这是鉴定此病的重要依据。

穗腐

为何,今年小麦赤霉病警报——频频拉响!

▲小麦扬花期发病

为何,今年小麦赤霉病警报——频频拉响!

▲小麦乳熟期发病

小麦扬花时,最开始在小穗上产生水浸状、浅褐色斑,逐渐扩大到整个小穗,小穗枯黄。后期,小穗上产生密集的蓝黑色小颗粒,用手触摸,有突起,不能抹去,籽粒干瘪并伴有白色至粉红色霉层。再后来,扩展到穗轴,病部枯褐,形成枯白穗。

由于今年小麦病虫害发生比较严重,为保护农民利益,防止“谷贱伤农”,2017年国家继续在小麦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经国务院批准,2017年生产的小麦(三等)最低收购价为2.36/公斤,保持2016年水平不变。

但能不能卖到粮储部门的2.36元/公斤,还要看小麦的品质是否达标。因此,防治小麦赤霉病,降低赤霉毒素是关键。

另外,小麦病粒超过3%(往年为4%),严禁收购入库,较往年标准提高1个百分点。

推荐药剂

己唑醇·氰烯菌酯,甲基托部津,烯唑醇,戊唑醇,甲基硫菌灵,咪鲜胺,多菌灵,氰烯菌酯等,对小麦赤霉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更多咨询,可进入丰收邦微信公众号植保社区提问。

咱们丰收邦,建有“大田作物群”,想进群,就长按下方二维码,添加丰收邦微信(17320197002)

回复“大田”,将手动拉你进群。

Tags:为何 责任编辑:阳光少女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多措并举控制小麦全蚀病的发生 [下一篇]古城区小麦病虫害防治措施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