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张培 报道 晨报淄博7月12日讯博山池上的桃子已于6月初大量上市。原本7月是桃子的销售旺季,但由于今年池上的桃子比往年提前半月成熟,与其他地方的桃子一起集中上市,导致2万亩池上桃子滞销,上万名桃农面临收不回成本的窘境。 “帮帮桃农吧,他们每年就是靠这些桃子换钱。”今天,博山区池上镇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池上鲜桃已有近40年大规模种植历史。成熟后的桃子个大、含糖量高、口感脆甜,往年桃子刚到成熟期就有大量客户等待收购,收购价格比较理想,桃农收入相对可观。 该负责人介绍,池上镇相对贫困,山区较多。目前池上镇桃子种植面积达2万亩,主要的核心产区有东池、西池、甘泉、鹿疃、王疃、中郝峪、下郝峪7个村,涉及上万种植户。可以说很多老百姓就指望种桃、卖桃过日子。 据了解,池上桃有“早生”和“八月酥”两个品种,“早生”桃一般每年的6月中旬大量上市,到7月份达到销售顶峰。但今年情况突变,“早生”桃6月初就大量上市了,与周边地区上市的桃子相冲突,使得池上鲜桃卖不上价。 “去年鲜桃收购价每斤1.7元至1.8元,今年的桃子只卖到0.7元每斤,而每斤桃子至少要卖到1元桃农才能保住本钱。”上述负责人说,随着周边地区桃子种植面积扩大,让池上镇的桃农压力陡增。如今出现“桃贱伤农”的窘境让广大桃农倍感无助,如鲜桃继续滞销,将造成大部分桃农入不敷出。 若你想购买池上鲜桃帮助桃农,可拨打本报0533-3585000新闻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