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城市繁荣怎能以损害农村为代价!
2016-05-18   来源:台州农批网  作者:阳光少女   字体:【 】  浏览:44次   评论:0

动物、植物、微生物三大类群,构成着大自然完美的生物圈。但从第一次工业革命爆发不到300年的时间,人们在享受科技进步带来便利和好处的同时,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有人说:“我国城市经济的高速发展,是以牺牲乡村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现代农业过分依赖化肥、农药、除草剂、添加剂、农膜等化学性生产资料了。粮食是在增产,但环境污染和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也在接踵而来。”

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中国单位耕地面积化肥平均施用量是化肥施用安全上线的1.93倍,但利用率仅为40%左右。

农药平均施用量13.4千克/公顷,其中高毒农药占70%,有60%-70%残留在土壤中。

我国目前每年约50万吨农膜残留在土壤中,残留率高达40%,这些农膜在15-20厘米土壤层形成不易透水、透气很差的难耕作层,很难被分解。

农民每年都要购买除草剂、杀虫剂,且越用越多,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控制害虫和杂草,反而把有害部分留在土壤空气中,大大减少了野生物种和乡村生物的多样性。

过度使用饲料添加剂和抗生素,提高料肉比,让动物们长得快,造成很多速生鸡、速生鸭。更可怕的是,面粉加工竟使用滑石粉,被国家明令禁止的面粉增白剂还被某些不法企业偷用,本来只能做生物柴油的地沟油又重新返回了餐桌。

农村畜禽粪便污染也相当严重,其大气污染排放量超过工业固体废弃物2倍多,部分省份超过4倍。

“说的极端一点,现在的农村已经是充满杀机的‘杀场’,城市向农村‘投毒’,农村向城市‘造假’”。

现在有些地方,农民种地、养殖都分两个部分,一个部分用传统的办法生产,自己吃。另一个部分用现代技术生产卖给城里人吃。现在的黑心产业,把农产品当成载体在流通环节赚取不义之财。注水肉在城里是免不了的。光注水还好,买回家放一放把水化出来。现在的问题是你化都化不出来了,发明了胶体注水剂,逼着你把注水牛、注水猪、注水鸡鸭吃进肚子里去。想想都觉得毛骨悚然!

如今, 农民种地所得利润非常低。以致于大批土地撂荒。为什么会这样呢个?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土里刨食累一年,不如打工干七天。”农民们为了生计,只好背井离乡去打工。因此维持人基本生命需求的农业生产成了最弱势的产业!

食品安全问题所造成的最可怕的后果是信任危机、健康危机!养猪的不吃猪、养鸡的不吃鸡、种菜的不吃菜,养虾的不吃虾。人与自然不能和谐共生的发展模式怎么可能持续?

因此,我们呼吁,城市的繁荣,再也不能以损害农村的环境为代价了!这里给大家几点建议:

第一点,政府要加强农村环境政策体系创新

现有的环境政策是在工业和城市污染防治的基础上建立的,由于农村环境和城市环境的特点不同,造成环境问题的原因也不一样,因此,现有的环境政策在农作的作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们要与时俱进,对现有的环境政策进行创新。可以建立一些生态补偿机制,用计划、立法、市场等手段来让农村的环境得到更好的保护。

第二点,发展现代化生态农业,推进农业集约化经营。

推广现代生态农业,可以促进农业持续发展,保证食品安全,增加农民收入。现代生态农业应该以生态学原理为理论基础,以农业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促进生态与经济的平衡与发展,将农业安全与人类健康列为首位,是现代农业技术集成的产业化经营体系,是多资源利用的生产体系。现代生态农业的特点,决定了它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第三点,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和城市人的环保意识

我们可以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各种方式,大力宣传队农村环境的保护方针、政策和法规。强化广大人民的环保意识。利用地球日、环境日等具有纪念意义的日子,展开关于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活动,使环保的意识和理念能够更加深入人心。总而言之,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文 花椰菜说农业

找土地、发布土地信息>>>>>聚土网

微信公众号:jutucom

Tags:荣怎能 农村为 责任编辑:阳光少女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霓虹国是怎么解决“三农”问题的.. [下一篇]一位农民的呐喊:农村社会亟待铸造..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