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焦点|干渴的呼伦贝尔大草原(上)-没有牧草 这个冬天怎么过
2016-08-20   来源:荆州农批网  作者:room   字体:【 】  浏览:250次   评论:0

"聆听三农,感悟中国"

点击上方"三农中国"可以订阅哦!

今年夏天,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遭遇了几十年不遇的旱灾,当地最高温度达到了44.1度。全市98%的草场都遭遇了严重旱灾。夏秋季节还勉强能够应付,现在到了储备冬季牧草的时候,牧民却无草可打,整个冬季,牲畜面临无草可喂的地步。

没有牧草 ,这个冬天怎么过?

(干旱的呼伦贝尔大草原)

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右旗,正午的草原烈日炎炎,宝格德乌拉苏木呼伦嘎查的牧民吴金生正在自家的草场地进行打草工作。记者看到,打草机经过的地方都会卷起一片沙土,而打下的牧草却没有几根,草场上,一排排低矮的草堆稀疏排列,远处几个已经卷好的草甸孤零零地伫立在那里,显得异常冷清。吴金生说,今年只能打出往年一半的过冬饲草

【记者:往年我们打草都能打多少啊?】

【吴金生:往年,就去年,去年打草比今年还多点。多一半多吧。以前是打草完了,差不多一千捆能出吧。】

【记者:那今年呢?】

【吴金生:今年打不了了。估计也就500多点,也就。】

(吴金生在进行打草工作)

吴金生说,现在最担心的就是牲畜缺乏过冬饲草。按照惯例,现在就要开始打过冬的饲草了,但是自家的草场没有草,市场上的饲草就变得很金贵,原来按捆卖现在已经按斤卖,一斤牧草的价格已经接近一块钱,赶上了市场上的蔬菜。

【记者:现在草的价格您知道吗?】

【吴金生:价格我听说有的听说都是不一样,500都有,河套都是300。】

【记者:大捆的,小捆的?】

【吴金生:大捆的。】

【记者:那往年多少钱一捆?】

【吴金生:一百多块钱。一百五六吧。】

(吴金生打起的稀疏的牧草)

与吴金生一样,牧民云珍也每天正对着宽阔的草原发愁。放眼望去,云珍家1万亩的草场很难找到一块绿色的草坪,几乎所有牧草都有经枯黄衰败,牛羊想用舌头卷住牧草都成了一件困难的事。云珍说,今年的旱灾让他们的草场颗粒无收,他们必须在购买牧草上花费一大笔钱。

【记者:您这个草场今年能打出多少草?】

【云珍:今年打不了草。】

【记者:一点都打不出来?】

【云珍:嗯】

【记者:那您有什么自救方法吗?】

【云珍:在海拉尔那边订了草,订了500捆草。】

【记者:这些草花了多钱钱?】

【云珍:16万,和一捆400块钱。】

【记者:今年牧草价格和往年比贵了多少?】

【云珍:贵老了,以前一捆草才160。今年最大的花销就在草上。】

(乡村之声记者采访牧民云珍)

云珍是当地的养殖大户,像她这样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牧民,对于今年的旱灾还可以勉强自救。但是,对于当地占绝大多数的中小牧户来说,今年购买牧草的化肥是他们完全承受不起的。记者采访时了解到,陈巴尔虎右旗的大多数牧民,家里都有10万到20万不等的贷款。这些贷款,多用于去年冬天大雪购买饲草料了,现如今,一些牧民的状态鼠疫,之前灾害的贷款没还清,今年购买牧草又需要贷款,但是不敢贷。

【吴金生:10万块钱贷款呐,贷款不是那年下雪,没草了我就贷款买了草。那年50斤都是70块钱一捆吧,那时候买草、雇车、然后退雪,都花在那上面了。】

【记者:之前那灾的钱还没还上?】

【吴金生:对。】

【记者:那您今年这个饲料呢,您这次还打算再贷款吗?还需要贷款吗?】

【吴金生:现在啊,贷款也还不上啊,还不上还贷款干啥呀?就将就对付着干呗。】

(卷起的少的可怜的牧草堆)

现如今,牧民们面对的最大问题,就是过冬的牧草和饲料储备。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目前,呼伦贝尔市的牧草不仅是贵,而且也不好买到。当地政府能为牧民做的,就是从外盟市和外省市尽量寻找可以购买的牧草。但是牧草的高昂费用,大部分还需要牧民自己承担。新巴尔虎右旗宝格德乌拉苏木人大主席赛西亚拉图。

【记者:咱们的草从哪调过来的?】

【赛西亚拉图:这个也是咱们从区委政府、党委政府给我们定的一部分地方,现在没定下来呢,到底是哪个想给多少啊,哪个牧民怎么补啊。牧民自己解决的,还有的自己有文化头脑勤快的,他自己比较文化素质高的吧很少很少,一个嘎查也就五六户,自己能解决。其他的咱们就是购草,大部分钱还是牧民掏。都靠政府是不可能的,很多牧民都能理解这个。】

对于牧民贷款难以偿还的问题,当地畜牧业部门正在向上级申请,将牧民的还贷日期延后一年,解决燃眉之急。新巴尔虎右旗农牧业局副局长留柱。

【现在是这样一个情况,金融政策对咱们养殖业不利好,金融政策不跟着我们的养殖周期一起走,他是短贷,一年,咱们这个一年是不行的,咱们要两到三年,这样牧民压力会减小。这个东西我们呼伦贝尔市也做不了,需要上一级人民政府的帮忙。】

除了要偿还贷款,购买牧草和饲料,这次干旱灾害还给牧民们带来的另外一个难题,那就是缺水。据悉,呼伦贝尔的干旱让草原的地下水位平均下降了2厘米,牲畜缺水成了当地非常棘手的问题。

(当地水利部门帮助牧民打新井)

在宝格德乌拉苏木乌尔逊嘎查,当地水利局工程管理站的打井组正在紧张忙碌进行打井,新巴尔虎右旗水利局局长王常告诉记者,这口由水利部门工程队打造的新井,当地牧民不用花费一分钱。但是由于缺少人手和资金,这样的免费水井,在当地并不多,远远不能覆盖当地所有苏木和嘎查。大部分牧民如果遇到缺水现象,还需要自己找打井队,自己出钱。按照打井的市场价,平均一户牧民还要拿出1万到2万不等的价格,进行缺水自救。

【按牧民的需求量来说,我们的新井的数量远远不够,我们动员牧民的还是他们自己花钱,一般情况下,如果打到100米,花费的费用就比较高】

(钻井打出来的都是泥水)

王常向记者坦言,经过这次旱灾,他也反思了很多,可见,新巴尔虎右旗的水利部门的抗灾能力还有待提高,还有很多困难需要克服

【我们现在困难很多,一个是我们抗旱服务组织还需要加强,人员不够,像抗旱服务队以后有可能的话也应该成立服务组织,另外一个设备特别缺,现在我们在争取上级这一块。】

(牛羊早早地等在水井边等水喝)

面对此次旱灾,新巴尔虎右旗从旗政府到最基层的嘎查,有关部门都做了很多思考。虽然新巴尔虎右旗之前制定了很多应急预案,但当真正执行起来时,仍然会出现很多问题,宝格德乌拉苏木人大主席赛西亚拉图认为,牧民们仍然需要产业结构的变化和基础设施的更新,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

【应该就单户经营不是个出路,还是好几户联合经营比较还是适合的。所以我这3家一家草场不行了,我们可以帮着那个草场,还是以前的游牧生活比较合适。移动棚圈啊,移动房车啊,这些东西,还有现在牧民很缺这些操场的机械,都缺。】没有牧草,为了减少损失,牧民只好在冬季到来之前把羊卖掉。当地政府也是鼓励和要求肉类加工企业收购牧民的羊,但是肉类加工企业也有很大苦衷,这又是为什么呢?欢迎收听明天的《看焦点》,《干渴的大草原》 下篇:积压太多 加工企业也为难

记者:中央台 韩晓、呼伦贝尔台 李坤

编辑:李鑫

Tags:焦点 干渴的 贝尔大 牧草这 责任编辑:room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焦点|在家门口大把数钞票,乡村旅.. [下一篇]漫谈|同样是黄桃,为何你只卖8块..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