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焦点|山东兴起家庭农场联盟,联动发展助力农业供给侧改革
2016-08-18   来源:株洲农批网  作者:放开心情   字体:【 】  浏览:47次   评论:0

"聆听三农,感悟中国"

点击上方"三农中国"可以订阅哦!

眼下,提起农业生产所存在问题,人力投入贵,化肥农药贵,农业机械贵,一连串的贵,让很多种粮人提不起兴趣、打不起精神,而且高投入往往不能带来高收益。

农业生产投入价格不断上升,主要农产品价格却一直降低,丰产不丰收的局面说明我国农业生产已全面进入高成本时代,农业生产面临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课题。

在山东德州,种粮大户们集合在一起,共用农机,团购农资,把生产成本降下去。组织大伙生产的是一个叫家庭农场联盟的协会。家庭农场联盟是怎么在当地运行的?是否值得全国其他地区借鉴?

去年玉米价格低迷,收获后又赶上连阴雨,不少大户赔得透心凉,上烘干设备势在必行。可这几十万的投入,还是让人纠结。

山德州平原县种粮大户周顺国:自己上的话 1000亩地一个设备60万,摊到每亩地多少成本啊。

种地成本到底有多高?种粮大户们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个中等农场,每亩地需要投入农资440元,机械220元,浇地120元,人工250元,成本1030元。小麦收1000斤,每斤卖1.1元,玉米收1100斤,每斤卖0.75元,国家每亩给补贴125元,再减去1000元地租,忙了一年,利润几乎为零。成本高、粮价低,规模经营也难盈利。怎么办?

德州市农科院科技成果开发管理处处长 肖爱军:

像咱要是有上40家,一家就算有两三千亩地,这个地就不少了,去闯市场去就很有说服力。小户找公司人家不理你。像登海的种子,零售就是65(块钱)一亩地,你要是抱团去,38也可能就差不多了。一亩地省20块钱,一千亩地省多少这是,这是一季,这就是利润。

德州市农科院副院长徐宪斌告诉记者,他们在调研时还发现,很多家庭农场发展不流畅,除了高成本外,信息不通畅,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徐宪斌:新型经营主体,特别是家庭农场,没有一个系统的组织为他们科技服务,他们之间交流没有一个系统的组织来组织他们。

种粮成本高,资源浪费严重该怎么解决?从去年开始,德州市农科院开始尝试成立家庭农场协会,把分散各地的种粮大户们凝聚起来,可这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一边是大户们们并不信任这样一个协会,另一边,就算协会落地了,大户们不一定听指挥。

德州市农科院科技成果开发管理处处长 肖爱军:一个是农科院没有行政职能,你通知家庭农场主,人家不一定听你的。到后期跟农场主一沟通,他们说我给你们联系。

为协会出头协调沟通的就是临邑县的种粮大户魏德东,种地十几年,三千亩地被他经营得风生水起,但是面对目前的粮价,老魏和大多数农户一样也有了强烈的危机感。

魏德东:想法就是打造一个平台,人们共同的就是说捆绑起来,好像就是打造一个航空母舰,共同的来应对这个粮食下滑给我们带来的不利因素。通过后来我们在一块沟通座谈,人们把自己经营期间遇到的困难提出来,通过大家共同的碰撞,共同的交流,互相学习能解决好多问题,人们一看这个平台很好,所以说现在好多人愿意加入。

魏德东成为了家庭农场联盟协会理事长。据他介绍按照种植面积500亩以上,养殖规模1000头以上等严格的标准,去年底,德州市农科院整合了全市40多个家庭农场,成立联盟协会,联动发展,而家庭农场主们想加入联盟的是需要协会来审核的。

【魏德东:我们这个联盟也保持一个成长性,所以说有些人加入,还要我们这帮人审核,不是说谁想加入就能加入,一个是具备一定的面积,再一个是思想比较开放,比较前卫的这种,这块可加入。】

临邑县种粮大户范中兴经营三千亩地,先后投资200多万元购买农机,这些让“小户”们羡慕的宝贝,却曾经让他很头疼,这些年种地的收入全都买了设备,而且以前自己用完就只能闲置。去年年底,他听说建立家庭农场联盟,范中兴毫不犹豫地加入了协会。

范中兴:通过联盟,我们就给这些没有机械的种粮大户托管起来了,用咱这机械给他们作业,第一我也增收了,机械不闲置了,他们也免了投资机械了。

协会最大的功能就是资源共享,除了共用农机,团购农资也让大家收益匪浅。乐陵市种粮大户王安起流转了600亩地,可和过去种十几亩地完全不同,购买农资就让他操碎了心,团购农资没门路,贵了不划算,便宜了担心假。家庭农场联盟让他找到了靠山。

王安起:你别看我只有600亩地,但是联盟就有1万多亩地,用这1万多亩跟厂家谈去,化肥农药就是最低(价格),算下来 我这每亩可以节约150块钱左右,我这600亩地,一年就能省万把块钱。

生产成本降下来,产品质量提上去。联盟成立后,种粮能手们有空就聚在一块,你的优势,正好补我的不足。微信群里,也是谈经验、聊技术、通信息,联动发展让他们尝到了实实在在甜头。

德州平原县种粮大户 周顺国:农业本身就是一个精打细算的项目,只有资源共享,才能降低生产成本。

人力投入贵,化肥农药贵,农业机械贵,一连串的贵,让很多种粮人提不起兴趣、打不起精神。农业生产同样面临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课题。联动降成本,合作出效益。德州组建家庭农场联盟,尊重市场规律,科学配置资源,降成本、增效益自然水到渠成。

德州市农科院科技成果开发管理处处长 肖爱军:生产要素的联动性越强,产业链发展就越顺畅。我们已经实现了信息联动、技术联动、市场联动、服务联动 和农资联动等等,让种粮大户的生产成本在联动中一步步降低。

记者:刘瑜颖、张婷婷

编辑:纪翔

Tags:焦点 东兴起 农场联 农业供 责任编辑:放开心情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漫谈|酒香也怕巷子深,品牌打与不.. [下一篇]焦点|在家门口大把数钞票,乡村旅..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