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政为民的好村官 ——记阳西县沙扒镇前步村支部书记陈博
2004年11月,正当阳西县沙扒镇前步村群龙无首、村集体经济发展步履维艰时,陈博被“三顾茅庐”的村民请出山,担任村支部书记。从此在村官的舞台上,陈博默默耕耘,用一点一滴的行动诠释共产党员的奉献人生。 无怨无悔,毅然挑起重担 2004年中秋节,十几名群众代表再一次来到陈博家中。大伙异口同声地对陈博说:“你就答应咱们,回来当村支部书记吧,乡亲们需要你。”他知道自己再也无法推托了。 前步村的“家底”,生于斯、长于斯的陈博心中最清楚不过了。3000多人的村子,群众收入不高,集体经济收入仅3万多元,由于历史欠账多,各项经济开支捉襟见肘。但他还是不顾亲人的强烈反对,毅然决定挑起重担。2004年11月,安排好自己手头的一些事情后,陈博回村走马上任。 倾注热情,一心为民造福 上任后,村民生产和生活方面的难题无时不让陈博牵肠挂肚。村中的羊肠小道,崎岖不平,雨天泥泞不堪。一次大雨过后,暴涨的河水淹没了自然村通村小学的村道,一名失足落水的小学生险些被大水冲走……面对群众多年来反映的“行路难”,陈博感慨万千:若不把路修好,不但村里生产难以发展,就连群众生命安全都无法保障呀! 陈博与村干部研究决定通过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和自筹资金的办法将路建起来。第一期村道硬底化工程长13.2公里,投资概算400万元,在建设资金未到位的情况下,陈博从自己的企业中借来50万元,提前启动修路工程。困扰村民多年的“路难行”问题迎刃而解。村民长期饮用咸度偏高的地下水不利于健康,他争取上级支持资金200万元,自筹资金100万元,上马村自来水饮水工程;村中500亩农田灌溉难,他争取国营林场儒洞分场的支持,用机械修通灌溉水渠;村民的农产品运输难,他带头捐款5000元,筹集3万元修通机耕路,方便商贩直接到田头收购农产品;村民陈丽红和陈增永不幸成为孤儿,他伸出热情的援助之手,资助他们上学,鼓励他们做生活的强者…… 思路清晰,拓宽经济门路 陈博带着村干部,结合村中的资源优势,制订了一系列加快村经济发展的“良方”:利用好该村委会前海自然村风光秀丽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改造为农业生态示范村和旅游度假村,带动村民发展旅游第三产业走奔小康的路子;邀请专家、教授来给村民现场讲课,推广先进技术,引导群众学科技、用科技,坚持科学种养,宜种则种,宜养则养,拓宽门路,提高生产效益,增加收入;发动有条件的村民种植速生按林,增加村民收入;引来中山大学、暨南大学“中药材种植基地”项目,由他们出资金和种子,村委会和村民出地、出劳力,达到共赢的目的,增加村民收入;同时由村委会提供信息,发动村民按市场所需种植经济果林和经济作物,多渠道增加收入。 心系组织,树好奉献榜样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多年的商海打拼经历也告诉陈博,事业是人干出来的。陈博把村“两委”班子的建设摆上议事日程。他坚持每周安排一半时间处理村中事务,坚持每天安排村中工作,有时出差在外但遇上村里有急事,他就驱车100多公里连夜赶回来。榜样是无声的力量。在陈博的带动下,村“两委”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大为增强,全体村干部团结一心,务实干事,共同扛起振兴前步村经济的大旗,利用双休日和节假日为村民办好事实事,成为大家的自觉行动。 (吴 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