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昨日召开的全市乡镇特色经济工作现场会,是我市建市以来首次召开的专门以探索乡镇特色经济发展为主题的工作会议。会议安排在乡镇换届结束不久召开,地点选择在我市镇域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合山镇,足见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良苦用心。合山的成功经验表明,找准优势,因地制宜,科学谋划,实施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三化”并举,是加快镇域经济发展的法宝。 强市之基在于强县,强县之要在于强镇。镇域经济是县域经济和城市经济的重要基础,涉及到农村、农业、农民的最基础的单位,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关键部位。因此,市委、市政府把加快镇域经济的发展,促进城乡区域快速、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全面进步作为“十一五”时期一项重大战略举措。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市农村的经济有了很大的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镇域经济也有了长足发展。但就目前情况来看,镇(街道)机关财政紧张有之,农民的孩子读不起书的有之,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形势发展更为突出。镇域经济发展不快,从某种程度上讲就很难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也很难达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最根本的要求。只有以农业产业化为基础,以工业化为主导,以城镇化建设为支撑,三化互动,总体推进,才能保证镇域经济良性协调发展。 农业是镇域经济最基础的产业,但单靠传统农业来作为镇域经济的基础是很脆弱的。传统的农业应该向现代农业转变。只有通过农业的产业化加快农业内部的结构调整,通过实实在在的招商引资建立起来的龙头企业来发展现代化的农业,才能推动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减少直接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带动当地农村经济的起飞,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 在镇域经济当中,工业化的发展是“三化”中的核心。我市仍属欠发达地区,推进工业化单依靠自身的力量显然不够,必须创造宽松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推进镇域工业化的发展,要以工业园区建设为突破口,凸现园区专业特色,选准发展项目。
城镇化是镇域经济的有效载体,有利于农村工业产业的集聚,也便于各种服务业的成长,有利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也有利于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更重要的是,通过发挥城镇的信息、资金、技术、人才优势,增强城镇对广大农村的辐射、吸纳和带动作用,促进镇域经济的整体发展,从而使农业增效,工业化程度提高。 镇域经济就是特色经济。必须立足于本地区的实际,发挥特色的优势,着力打造一批具有本地特色的支柱产业和骨干企业。民营经济在镇域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要走出一条挖掘民智,吸引民意,依靠民力壮大民营经济的发展之路,促使民营经济在乡镇特色经济发展中“唱主角、挑大梁”。 要使镇域经济再上新台阶,必须做到强势推动,提供保障。当前,全市乡镇换届刚刚结束,新一届领导班子必须做到胸怀全局,要有新的面貌、新的思路和新的举措,树立起后来居上的雄心壮志,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真正体现出领导干部的谋划力、创造力和执行力,强势推动镇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