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干暖民心合力促发展 ——省农信联社驻冲表村工作组纪事 本报记者 陈启劲 张志清 通讯员 许文辉 何维芳
江城区城西街道冲表村村民以传统耕作农业为主,单户年收入不到2500元,村集体年收入更是不足9000元,是城西镇最贫穷的村委会。面对那担挑了一代又一代的粪箕,那条走了祖祖辈辈的羊肠小路,村民们觉得无可奈何。 如今,村里新建的农贸市场即将投入使用,预计村集体收入连翻几番,村干部和村民们干事创业的心也更齐了。这些变化都是因为省农信社驻冲表村工作组进驻一年来,将一件件实事、一桩桩好事办到了当地村民的心坎上。 如何突破“发展难”这个老大难问题?省农信联社驻村工作组意识到,扶贫先扶志,改变冲表村落后面貌,就要将村委、党员、农民的心连在一起,形成合力,增强信心。 思路清晰后,驻村干部马上进入角色,干起活来宛然是个地道“庄稼人”。冲表村唯一的抽水机失修已十多年,根本无法满足冲表村1000多亩水稻灌溉用水。近几年来,冲表村庄稼一直没有好收成,农田用水连年告急。为了让这台“老爷式”抽水机重新焕发青春,工作组组长王锡昌、组员伍伟军二话不说,冒着被铁钉,啤酒、农药瓶玻璃碎片割伤的危险,走下1米多深的水下检查抽水机损毁情况,在水底下折腾了两个多小时,他们最终发现水下抽水管腐烂生锈是造成抽水机毁坏的症结所在。随后,驻村工作组从办公经费拿出4000多元对抽水机进行维修。从此以后,冲表村不用再为缺水灌溉而发愁了。 去年强台风“派比安”袭击我市。台风来到前,王锡昌当时在广州且患重感冒,令村民们想不到的是,在狂风暴雨中,王锡昌却从广州赶回来冲锋在风雨中……白天,驻村工作组组织群众转移到高地上;夜晚,他们还在暴风雨中手牵手巡查。村民回忆,他们从下午5点开始一直到凌晨1时都泡在雨水中巡查。 驻村工作组把工作做到老百姓的心坎里,村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冲表村的村主道狭窄,路面坑坑洼洼,给村民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工作组争取驻村单位支持资金1万元,在工作组的号召下,村里党员、村民100多人纷纷从自家拿来锄头、铁铲,投入义务劳动中。短短6天时间,一条长1500米、宽4.5米的石粉路就修好了。 在驻村干部的引导下,村民们不仅增强了改变落后面貌的信心,村民素质也进一步提高。去年我市高新工业园征地,冲表村积极配合,仅一个月就完成了征地任务,受到了市委、市政府领导的表扬。 冲表村集体经济收入十分薄弱,仅靠出租铺位和鱼塘租金,年收入不足9000元。工作组预见到,随着周边工业企业发展迅猛,外来人口必将不断增多,建市场将是发展集体经济的好路子。工作组采取“驻点单位支持一点、外出企业老板集资一点、村民自筹一点”的办法,计划投入资金35万元,其中省农信联社支持10万元,在村口规划建设一个500平方米的农贸市场,目前该市场正在建设中。该项目的投产,将为冲表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3至5万元,仅此一项将一举摘掉集体经济落后的帽子。 治贫先治愚。为了不让农村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驻村工作组为此倾注了大量心血。看到村里有些贫困学生被迫辍学,工作组积极与广东省机械机工学校联系,该校是省政府及有关部门大力支持的全日制技工学校,采取半工读教育模式,三年学习完成后推荐工作。目前,第一期已帮助该村4名贫困学生进校读书。 强台风“派比安”过后,冲表小学教室门窗、课桌受损严重,学生只能顶着风吹雨打在操场上课。驻村干部立即向省农信联社请求拨款修葺校舍。很快,4万元资助金拨下来了,破毁的木质门窗换上铝合金窗,100套崭新的课桌也搬进了课室,看着焕然一新的教室,学校教师舒坦地说,就算刮风下雨,以后上课再也不用担惊受怕了。 有了好的学习环境,乡村小孩读书还欠缺些什么呢?驻村干部的心思一直都在关注着农村孩子们未来的成长。不久,冲表小学的孩子们惊奇地发现,学校里多一个“好孩子小书房”,《儿童百科全书》、《安徒生童话》、《中华寓言故事》等图书共有5000多册。村干部说,为了帮孩子们挑选一些好书,工作组同志在广州各大书店找了好几天。看着孩子们如饥似渴专注在书海里,冲表小学校长林仕松感叹地说,就算整个城西街道办的17所小学,都没有冲表小学这样大的藏书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