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关键在于结构优化调整
2007-01-31   来源:孝感农批网  作者:long   字体:【 】  浏览:50次   评论:0

海洋渔业如何立足资源优势大发展,代表们认为
“去年全市渔业总产值增幅大大高于水产品总量增幅,这说明随着深加工链条的拉长,海洋渔业的增长空间进一步拓宽”,市长林少春在分组讨论时所说的观点,引起与会人员的关注。大家在讨论中认为,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是提高阳江海洋渔业效益,实现从海洋渔业大市向强市转变的关键。
抓好养殖捕捞加工
推进渔业二次创业


列席会议的市海洋渔业局主要负责人梁成满说,市五次党代会提出要大力推进海洋渔业“二次创业”,这次人代会政府工作报告把海洋渔业作为阳江区域特色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传统农业中抽离出来,并用较大篇幅阐述,使各项工作目标和措施进一步具体细化,海洋渔业的跨越发展指日可待。
梁成满认为,推进海洋渔业二次创新,要突出做大水产养殖业,做优海洋捕捞业,做强水产品加工与出口贸易。水产养殖方面,要推广科学健康养殖技术,建立一批与国际接轨的水产品出口基地。捕捞业方面,要进一步优化发展传统捕捞业,拓展外海、远洋捕捞,创新经营管理模式,建设现代化船队。水产品深加工与出口的阳江海洋渔业必须突破的弱项,去年全市水产品出口1.6亿美元,占全市农业出口额的98.5%,但与湛江等渔业发展较快的地区相比,出口额只有别人的三分之一,获得欧盟出口认证的企业数为零。阳江必须尽快提升加工企业应对国际贸易壁垒的能力,获得更多国家和地区的出口认证,增强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具体要做到八个抓:抓规划带动,推动海洋与渔业科学发展;抓科技创新,提升渔业科技创新与应用水平;抓龙头培育,不断推广渔业产业化水平;抓品牌建设,提升渔业国内外竞争力;抓综合管理,推进“和谐海洋”、“平安渔业”建设;抓环境优化,增强渔业发展活力;抓点示范,推进社会主义新渔(区)村建设;抓队伍建设,提高驾驭海洋与渔业工作能力和水平。
“海洋渔业仍然大有可为,但必须注意保护好产业资源”,作为商会负责人的梁开亮说。他建议,政府和银行要为木船改铁壳船的渔民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鼓励远洋捕捞业的发展,以保护近海资源,提高海洋捕捞业的效益;要大力扶持水产品加工业,在不增加甚至略微降低捕捞强度的前提下,把海洋渔业的产业链条拉得更长,使其成为贡献更大的支柱产业。同时要用铁腕保护海洋渔业资源和海洋生态。

渔业需要扶持
渔民需要帮助

关纪芬代表说,近年来随着国家渔业产业政策调整,许多地方的渔业生产都出现滑坡现象,但阳江的海洋渔业依然能够稳步增长,这得益于沿海地区大力优化调整渔业产业结构和作业布局,加快发展水产品养殖和深加工,拓展外海和远洋捕捞。海洋渔业并不像一些人想象的那样,在走下坡路,而是具有非常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依然是推动阳江经济发展的强势产业。产业化已成为海洋渔业发展的方向,渔业的规模化、集约化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但目前渔业生产普遍存在筹资难的问题,一些效益好的渔船、加工企业和养殖户很难获得银行的贷款。他建议金融部门要提高对渔业生产重要性的认识,在贷款方面加以扶持,帮助解决渔业生产融资难的问题。
长期在渔业生产一线,关纪芬十分关注渔民的生产生活状况。他认为,渔业是强势产业,渔民却是弱势群体,渔业需要扶持,渔民需要帮助。在全市260万人口中,渔民人数只有10万,海洋渔业产业和其相关产业却创造出48%的GDP,渔民的贡献不小。随着渔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许多渔民面临着“失业”的威协,生活失去保障。帮助解决好这部分渔民的生产生活问题,有利于渔业稳定发展、渔区社会和谐。2003年起,省实施渔民转产转业政策,每年的专项拨款达数千万元,阳江应该充分利用这些政策,通过项目引来资金,并用好用活这些钱,帮助渔民加强技能培训,实现再就业。

Tags:关键在 于结构 责任编辑:long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国务院调研组到我市 调研“三农” [下一篇]市农业系统表彰先进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