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科学发展观 实施五大战略 推动阳江跨越发展 陈小川主持会议 林少春作政府工作报告
图:林少春在作政府工作报告。
图:大会会场。周辑 梁文栋摄
本报讯(记者 张志清) 昨日上午,庄严的国歌旋律在市委会堂回荡,阳江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此隆重开幕! 市五届人大现有代表337名,共327名代表出席了大会。 大会的执行主席陈小川、陈成进、黄强、丘志勇、莫章德、苏湖卓、吕其炘、阮世添、杨荣新、项国锋等在大会主席台前排就座。 出席大会并在主席台就座的还有:市领导林少春、周裕光、钟毅、余玉泉、关则双、黄运带、冯桂雄、郭少波、梁本佳、韦丽坤、郑尤坚、洪杏浓、岑国健、范开沛、陈宜昌、谭保明、李建武、陈宏、容振标、陈芝岳,阳江军分区政委、市人大常委会委员雷正金,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黄雄,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王广珠,老同志余宏亮、梁传扬、何明、许航、陈大勋以及大会主席团其他成员。 大会由市委书记、市四届人大常委会主任、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陈小川主持。市长林少春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林少春的报告分为两部分:过去三年工作回顾;今后五年奋斗目标和2007年工作意见。 在回顾过去三年工作时,林少春说,本届政府2004年4月产生以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调整完善发展思路,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工业为主攻方向,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大力发展临港工业和区域特色经济,着力打造广东电力能源基地和面向西南的物流配送基地,全市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本届政府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2006年,预计全市完成生产总值346.7亿元,比上年增长14%,高出预期目标1.5个百分点,三年年均增长13.6%,是我市近10年来经济增长最快的三年,城市发展后劲明显增强,跃居全省二类地区首位;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三大产业比例由2003年的34∶31.8∶34.2调整为2006年的24.4∶39.6∶36,第二产业的比重全面超过第一、三产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特色经济发展活力增强;内外源型经济协调发展,全市三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39亿美元,年均增长61.8%,民营经济2006年拉动全市经济增长8.4个百分点;各项改革不断深化;发展环境日益优化,交通网络建设进一步完善,电网“卡脖子”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全市每年减少行政事业和经营服务性收费1900多万元;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和谐阳江建设初见成效,社会治安状况明显好转,阳江连续两次被授予“广东省文明城市”称号;民主法制和政府自身建设得到加强。 林少春指出,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小,结构不合理;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小,经济增长短期内动力不足;科技创新能力弱,产业竞争力不强;教育事业发展相对滞后,高素质人才缺乏;新增税源不足,财政增长乏力;农村发展、农民增收仍存在瓶颈,部分群众生活还比较困难;整治社会治安和市场经济秩序任务依然艰巨,医疗卫生、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等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等。对这些问题,我们将认真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在阐述今后五年奋斗目标和2007年工作意见时,林少春说,今后五年,是我市努力实现跨越发展、追赶全省发展水平的关键时期,政府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认真贯彻中央和省的决策精神,按照市第五次党代会提出的战略部署,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建设现代化阳江为总目标,实施工业立市、旅游强市、商贸旺市、农业稳市、科教兴市战略,推动阳江跨越发展,推进社会事业、文化名城、民主法治、社会主义新农村、绿色阳江建设,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与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一是综合实力增强,全市生产总值突破600亿元,年均增长12%以上,三大产业比例调整为19∶44∶37;二是创新能力提升,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0%以上;三是城乡协调发展;四是生态环境优美;五是人民生活改善;六是社会和谐稳定。 林少春指出,2007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3%,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5%,工业总产值增长20%,农业总产值增长5.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外贸出口增长10%,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长20%,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3%左右,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4‰以下,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5.5%。 为实现全年目标,林少春在报告中提出,必须着力做好以下十方面工作:强力推进工业发展,壮大工业规模;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推动内外源型经济互动发展;着力繁荣农业和农村经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做大做强县域经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保持投资稳定有效增长;深化各项改革,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全面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切实关注民生,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全面提升政府效能。 大会还通过了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选举办法。 我市十届全国人大代表、省十届人大代表,出席市政协五届一次会议的政协委员,市政府组成人员、市直单位和省驻阳江正处级以上单位负责人,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离退休老干部代表以及曾担任过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以上职务的老同志,市四届人大常委会委员,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副秘书长,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各工委正副主任、机关在职副处级以上干部和市依法治市办副主任,中央和省各新闻机构驻阳江记者站的主要负责人列席了大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