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阳春科技兴农结硕果
2007-03-04   来源:毕节农批网  作者:冬哥殿下   字体:【 】  浏览:36次   评论:0

“土专家”“田秀才”田间显身手
本报讯 阳春市积极实施科技兴农战略,着力做好农业科技培训工作,使一大批“土专家”、“田秀才”活跃于农业生产的第一线。据统计,该市去年共举办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30多期,受训群众6500多人。完成了合水、春城等10镇农村党员、基层干部的“绿色证书”培训工作,共有1121人领取了“绿色证书”,被省委组织部和省科协授予“广东省农村党员基层干部科技素质培训工作先进集体”。
阳春市走农业生产科技先行的兴农道路,使农业经济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去年全市农村经济总收入达61亿元,同比增长4.6%;农业总产值43.7亿元,比上年40.9亿元增长5.5%;农民人均纯收入4328元,同比增长5.5%。
阳春市春湾镇新明村农民林深于1999年承包了松柏镇640亩耕地种植水稻。刚开始承包时,由于种植品种以常规品种为主,种植技术落后,产量一直上不去,经营效益较差。自参加农村党员科技素质培训后,在该市农业局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利用所学的知识,改进栽培技术,使产量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2006年早稻亩产达517公斤,比当地水稻平均单产高出48公斤,仅此一项就增收30多万元,成为该市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种田致富的“领头雁”。
在开展农科培训工作中,阳春市紧紧依靠农业科研机构和市、镇、村三级科技推广网络,以科普之冬(春)活动和农民技术学校为主阵地,大力开展科技培训。先后请来省农科院、华南农业大学、仲恺农学院和广州中医药大学的专家教授进行授课,重点讲授了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水果生产无公害栽培、绿色果品生产、无公害蔬菜栽培、甜玉米栽培、花卉栽培、南药栽培等先进技术。一大批掌握一至两门农业实用技术的“土专家”和“田秀才”脱颖而出,实现了科技致富的理想。同时,还充分发挥各类协会的优势和作用,大力开展农科先进实(适)用技能培训。利用马水桔、蔬菜、蚕桑、花卉等8个农业协会,根据农事季节的需要,组织业务精通、实践经验丰富的协会成员,深入到各镇发展优势农作物的重点村或基地开展科技培训,手把手、面对面地农科员及农民传授现代农业生产新技术,让农民与科技实现“零距离”接触。大大地提高了农业科技工作者的业务技能和农民的生产技术水平。
阳春市着力加强与科研单位合作,大力引进新技术、新品种。该市引进砂姜、蔬菜等栽培新技术5项;引种水稻、玉米等新品种30多个,使该市优质稻面积达30万亩,占水稻总面积90%,玉米良种率达90%。先后推广了水稻免耕法栽培技术、水稻控释肥一次施用技术、“爱苗”高效增产技术、马水桔“以螨治螨”标准化生产技术等。目前,该市农业新技术应用率达到75%以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超过30%。新技术的引进和推广,培育了一批特色农业品牌。春绿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四季豆、芥菜,裕茂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柑桔,春湾粮食加工厂的优质大米等六个优质特色农产品,获得了全国无公害农产品质量认证;“春农牌”马水桔和“春绿牌”青枣分别通过了国家A级绿色食品认证;广东大洋食品有限公司获得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证,填补了该市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定的空白;嘉华生物化工有限公司的脱水砂仁获得了“广东省名牌(农业类)产品”。目前这些品牌农产品已走出市门,跨过省门,走向全国各地。 (伍志雄 刘志适)

Tags:农结硕 责任编辑:冬哥殿下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阳东交警 下基层宣传交通安全 [下一篇]阳春数十万农民找到致富金钥匙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