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8月12日电(记者李斌、张景勇、李薇薇)“还是现在的政策好。”77岁的北京市民马忠杰最近缴费300元,加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一旦患有大病,她可以得到最高7万元的医疗保险。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中国共产党,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在科学总结29年改革开放经验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以更加进取的姿态,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近日,新华社记者邀请全国党建研究会会长、中共中央党校原常务副校长虞云耀进行点评。
新闻背景
中央领导同志“心系”困难群众
和困难群众一起在炕头包饺子、和艾滋病人亲切握手交谈……十六大以来,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一次次深入基层进行调查研究,关心民间疾苦,使人们看到了党和政府对困难群众的倾心关注,看到了党和政府改善困难群众生活状况的坚定意志,看到了党和政府以人为本的治国理政新气象,更看到了中国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小康、和谐社会的美好希望。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一个鲜明特征就是以人为本,高度关注并着力解决民生问题。从国务院出台一个个文件维护农民工权益到免除农业税、解决九年免费义务教育问题、建立低保制度;从着手建立2亿多城镇居民的医疗保险制度到连续采取措施解决低收入群体住房问题,中国共产党始终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放在重要位置。
亲历者感言
姚玉舟(安徽省马鞍山市市长)
发展是第一要义,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时间越长,我们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体会越深、越具体。过去几年,马鞍山市集中财力解决城乡居民社会保障问题,现在已在农村普遍建立养老金和低保制度。即使有些工程暂时缓一缓,也要腾出资金为困难群体做这些事情。
权威点评
虞云耀
以人为本,关注民生,这是施政的基石。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来说,执政就是要兴国、强国、为民、富民。我们党如果不能带领人民群众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那就不可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社会和谐和全面小康成为重要治国目标
新闻背景
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诞生
今年6月,经国家批准,重庆和成都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要求两市全面推进各个领域的体制改革,尽快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也为推动全国深化改革、实现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
十六大以来,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正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涵。从科学发展观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到建设创新型国家,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的提出,勾勒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思路的发展脉络。
亲历者感言
王光强(重庆荣昌县县长)
城乡差异还将长期存在,但是我们要把更多的农民变成农业产业工人。这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统筹城乡,光一个“城”字肯定不行,还要有一个“乡”字。
权威点评
虞云耀
统筹就是兼顾,兼顾才能和谐。“五个统筹”既是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又是解决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诸多矛盾和问题必须遵循的原则。要从机制上进一步推动“五个统筹”的落实,切实加强薄弱环节。
又好又快,科学发展--治国理政的必由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