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三大战略”构建和谐活力阳西
本报记者/张志清 通讯员/吴德
“作为欠发达地区的阳西县,我们要乘十七大的强劲东风,致力打造和谐活力阳西。”阳西县委书记李孔流日前在接受专访时快人快语,直奔主题。他告诉笔者,阳西县广大干部群众正在用实际行动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实施“工业兴县、园区带动、可持续发展”三大战略,着力建设能源工业、园区经济、临港工业三大经济带。
学习宣传十七大精神,请谢爱珠谈参会感受
思想重视、部署周密、行动迅速,李孔流用这12个字概括了阳西县委抓十七大精神学习宣传的做法。
十七大闭幕后,阳西及时召开了县委常委会议,专题研究十七大精神的学习宣传工作,并在市委常委扩大会议之前、之后两次召开县委常委扩大会议进行全面部署。目前,深入学习十七大精神的热潮已在全县掀起。
来自阳西的谢爱珠是我市唯一一名基层的十七大代表,阳西当然要充分发挥她的作用。在县委常委扩大会上,谢爱珠传达十七大精神并畅谈了参会感受。此外,阳西还邀请省、市有关专家到县直各部门和各镇巡回解读十七大报告。李孔流说,只有让干部群众真正弄懂十七大精神,才能以十七大精神指导各项工作。
推进三大电力项目,为全市能源工业作贡献
“我到阳西火电厂施工现场去了,那壮观的建设场面确实激动人心。”说到能源工业,李孔流满脸兴奋。他说,作为发展能源工业初见成效的阳西县,要乘势而上,务求有新作为,为我市打造广东重要电力能源基地作出更大的贡献。
所谓乘势而上,就就是进一步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克服一切困难,加快广东华厦阳西电厂工程建设的进度。他说,电厂第1台发电机组2009年6月投产的目标可以确保,甚至有望提前。
所谓有新作为,是积极抓好广东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投资500亿元、总容量为6台百万千瓦级机组的阳西核电项目,以及由加拿大伟力国际能源集团投资40亿元、总装机容量40万千瓦的风电项目。目前,这两大项目都已开展前期工作,现在要做的是搞好协调服务,争取这两大能源项目早日动工。
李孔流粗略地估算了一下,三大项目建成后,将直接为阳西带来上10亿元的财政收入,对于目前年财政收入不足1亿元的阳西来说,三大电力项目的意义不言而喻。
围绕产业转移园和丰头港抓招商,改变工业落后局面
阳西县于2004年在全省率先上马建设了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园。如今,该园区首期土地已开发完毕,入园企业已达19家。阳西正在加大跟踪服务的工作力度,务求年底所有入园项目全部动工,启动园区第二期土地开发的征地工作,以满足后续企业的用地需求。李孔流说,这个园区奠定了阳西工业起飞的平台,其效应近期内会显现,所以他对彻底改变阳西工业落后的局面,非常有信心。
李孔流的信心还来自溪头镇,他们正依托那里的深水良港丰头港和丰富的硅砂矿资源,着手规划50平方公里控制区的临港工业园,重点发展重化工业,催生临港经济带。借用围棋的术语说,阳西在溪头落“子”,不是求眼前的“实地”,而是为今后奠基谋“厚势”。他透露,海盛国际集团(香港)有限公司已经派员在那里驻扎3年时间,深度研究硅砂矿,研究结果让该公司决心在5年内,投资27.2亿元开发硅砂项目.
李孔流把火炬园和丰头港比作两个“巢”,他说,下一步关键要继续“引好凤”,搞活招商引资,力争让更多牵动力强的项目落户阳西。但又要防止“饥不择食”,要选择“健康食品”,杜绝重污染高耗能产业的引进,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
紧扣农民增收目标,做好大农业这篇文章
在全省67个县(市)当中,阳西海捕产量连续8年居第二位,最近几年,阳西又建成了顺兴、益豪等16家水产品加工企业,海洋渔业产业化发展的态势良好。李孔流说,阳西不会浪费这一突出的产业优势,现在的着眼点一是做大做优咸淡水养殖,减轻对捕捞业的依赖;二是扶持、培育和引进一批规模大、辐射能力强的水产品加工企业,进一步发展水产品精深加工。
阳西县的农业人口占比高达81.2%。李孔流说,阳西县领导层考虑任何工作时都记着这个数字。抓海洋渔业产业化能使其中一部分人致富,另一部分人要通过荔枝、北运椒、西瓜、五彩薯、南药、花卉苗木等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建设走上致富路,要在农业龙头企业带动下奔康致富。他告诉笔者,阳西今年成功引进了广东温氏集团投资3亿多元发展禽畜养殖,用“公司+农户”经营模式,帮助广大养殖户解决技术、销售问题。
东优西进、南拓北扩,九大项目打造新县城
从建成区面积看,阳西县城已由建县初的1.5平方公里扩大到12平方公里。李孔流说,阳西人绝不能满足于这个成绩,阳西的城市化还任重道远,他的脑海里装着一个理念、一个思路、九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一个理念就是经营城市的理念,坚持走“以地养城、以地建城”的市场化运作路子。正是落实了这个理念,今年阳西成功引进了顺德碧桂园集团和东莞富盈集团等多家房地产公司加盟县城开发建设。
一个思路则是“东优西进、南拓北扩”,依托东部的东湖度假山庄、西部的大垌山旅游风景区、南部的“一河两岸”城市防洪工程、北部的火炬园,带动整个县城的开发,力争5年内再造一个美丽的新县城。
遵循这一理念和思路,阳西通过拓宽融资渠道,今年上马了总投资额达20亿元的县城迎宾大道、“一河两岸”城市防洪工程和工业园排水排污总渠等9大县城基础设施项目。这9大项目大部分建设资金已到位,进展最快的污水处理厂明年春节前即可竣工投产,起步最晚的也开始征地或进行工程设计。
从关注民生入手,致力建设和谐阳西
“到阳西工作以来,教育事业一直是我最牵肠挂肚的。”李孔流说,对教育的重视不能只挂在嘴上,这几年,阳西在全市率先将所有民办教师转为公办。他解释说,教育和卫生事业关键都在人才、人心。正是这些老师扎根农村奉献青春,在生源较差的情况下,阳西近年来取得不俗的高考成绩。
今年,阳西县斥资1.2亿元上马建设了阳西第二中学和第一小学,都将在明年秋季建成招生。李孔流说,下一步将建设上档次的医院,并积极引进好医生。目前,阳西农村合作医疗的覆盖率已达83%,阳西将确保完成市政府要求的参合率突破95%的目标。
“在发展教育、卫生事业的同时,解决好‘一保五难’问题。”李孔流说,关注民生,就是为和谐社会建设打基础。有了这个基础,再做好信访、社会治安、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等工作,阳西社会必将日趋和谐。
链接:阳西依山傍海,山清水秀,天蓝海碧,总面积1451平方公里,总人口48万人。
该县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显著的后发优势,日益吸引海内外客商的关注和青睐。近年来,该县对内大力扶持民营经济,对外全力做好招商引资,取得较好的成效:先后建立了“中国小刀中心”、“中国塑料吹膜级色母粒生产基地”;总装机容量640万千瓦的广东华厦阳西电厂、全省首个产业转移园区———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在全球独立发电公司分类排名中位居第9位的大唐国际公司先后在此安营扎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