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千亩丢荒田改造成香蕉林
2007-11-27   来源:张掖农批网  作者:菜菜子   字体:【 】  浏览:45次   评论:0


a22

  本报讯 (记者/邓贤志 通讯员/陈春晖 许必妹) 高山脚下,一眼望不到边的田地里,种满了一棵棵茁壮挺拔的香蕉树,树上一挂挂青翠欲滴、硕果累累的香蕉。这是笔者近日在阳东县塘坪镇长乐村委会白石垌见到的情景。去年底,该镇委、镇政府引进了中山市埠沙镇的种蕉专业大户投资200多万元,以租地的形式在该村委会的杨屋村、军城村、彭屋村等自然村种下了约700亩香蕉,在该基地的带动下,当地100多户村民也纷纷发展种植香蕉,种植面积约300亩。预计下个月开始陆续收获上市,总产值将达400多万元。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利用丢荒田种香蕉

走在彭屋村的乡村小道上,笔者见到田地里种植着一排排整齐划一的香蕉树,树上结着一挂挂正在抽蕾的香蕉,并用塑料袋严严实实地包裹着,以防止霜冻。“白石垌一带属于土质较瘦的山边田,由于不适宜种植水稻,群众种植水稻产量低,收益减少,一些村民不愿再耕种,这一片原来可是一片杂草丛生的丢荒田。”随行的镇干部笑着告诉笔者。
如何有效利用丢荒田发展种植,增加当地农民的收入?随行的镇干部告诉笔者,该镇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邀请有关专家到该垌考察土质,经专家论证,白石垌属于崧沙地,宜种植香蕉。由于长乐村民素有种植香蕉的习惯,为了继续打响长乐香蕉品牌,该镇委、镇政府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引资方式,于去年底引进了外地种蕉专业大户在该村委会的杨屋村、军城村、彭屋村等自然村种下了约700亩香蕉。种蕉大户姓林,来自中山市埠沙镇。林老板告诉笔者,从今年3月开始,他就在700亩的田地里间种下了8万多株品质好、产量高、易管理的巴西品种香蕉,投入资金约200多万元。为了节约水源、省时省力,还改变了固有的灌溉模式,全面推行喷灌、滴灌新技术,从而提高香蕉的产量,仅此项投入就花费15万多元。目前香蕉正处于抽蕾阶段,预计下月将开始陆续收获上市,收获后统一北运,按照现在的市场收购价,亩产值可达4000多元。

种植基地带动
100多户村民致富

香蕉种植基地丰收在望,既富了老板,同时也带富了当地的村民,彭屋村的彭月清就是其中一位。
见到彭月清的时候,他刚刚从蕉园里满头大汗地忙回来。彭月清笑呵呵地对笔者说:“从市区来的蕉贩刚从蕉园里以每公斤0.4元的价钱收购了2000公斤的香蕉。”据彭月清介绍,自己以前种植8亩香蕉,但产量不高收益少。后来,香蕉基地的林老板时常上门进行技术指导,改良了原有的种植技术,如改变香蕉的间种距离,如何喷施农药、留取香蕉芽头等。彭月清说:“以前每亩地里种植160棵香蕉,但每株的产量只有15公斤左右,现在虽然每亩只种植110棵,每株的产量却达到了45公斤。”看着园里的香蕉越长越旺,彭月清的心里也愈发有底了,香蕉也越种越多,目前共种植30多亩。
“基地带动周边村民致富的何止是彭月清一人。”据随行的镇干部介绍,长乐村民素有种植香蕉的习惯,但是囿于种植技术的制约,产量一直很低。自从有了种植基地后,种植技术、种苗等全部由基地无偿提供,收获时也可由基地统一收购北运,这大大增强了种植户的信心。目前,当地100多户村民纷纷发展香蕉种植,少的种植三四亩,多的种植几十亩,种植面积约300亩,种植户单是此项收入年均约每亩增收达3000多元。相信在该基地的带动下,将会有更多的村民在今冬明春掀起种植香蕉的热潮。

Tags:田改造 成香蕉 责任编辑:菜菜子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下一篇]阳东岗侨提前完成全年利用外资任务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