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农业生产要找准出路
2007-12-11   来源:延安农批网  作者:抹布妹   字体:【 】  浏览:41次   评论:0

  缺少耕地、土地贫瘠、交通不便的山区村如何致富?以前,阳春市圭岗镇用一座座“桔子楼”、一条条“桔子路”回答了这一问题。如今,在阳东县塘坪镇平山、北甘二村,当地村民用自己明智的选择再次证实了“靠山吃山”、因地制宜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意义。
塘坪镇有16个村委会,其中有一半在山区。1999年前后,平山村和北甘村有一些搞水果流通的大户看到当时市面上柑桔行情稳定、收益高,便开垦荒山种上了柑桔。在农村,流通大户往往是最懂得把握农产品行情的人,他们开山种果,对其他农户来说就像是一种示范,于是大家纷纷效仿。七八年之后,现在平山、北甘二村的柑桔种植面积已达到5000亩,户均5亩,当地村民因为种植柑桔而得以致富,被农业部门称为“圭岗模式”的成功“复制”。
在农业生产中讲“靠山吃山”,绝对是一种科学的态度,是农村地区致富的“法宝”。所谓“靠山吃山”,在这里意味着因地制宜,化不利为有利,发掘自身优势,做最适合自己的事。平山、北甘二村缺少耕地、土地贫瘠、交通不便,是典型的山区村。虽然农业生产受到诸多限制,但是平山、北甘二村有的是山坡地,且气候偏凉,适宜种柑桔。于是,当地村民在流通大户的带动下,做出了改变他们命运的明智之举———开山种桔。事实证明,他们的选择非常正确。
“靠山吃山”的关键是要认清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明确自己要“依靠”什么,即找准“靠山”。对圭岗镇及平山、北甘二村而言,他们所能“依靠”的是山区适宜种柑桔的优势。对春湾而言,他们的“依靠”是已成规模和气候的蔬菜产业。对潭水镇旗鼓村而言,他们的“依靠”是花卉种植。这些地方的村民之所以能“先富起来”,就是因为他们当初选择了最适合自己的事业,找准了出路。本报记者/陈 军
Tags:农业生 责任编辑:抹布妹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长岛难忘 [下一篇]以旅游为平台打造农业品牌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