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市有74.4万农民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达96.6%
本报讯 阳春市委、市政府树立科学发展观,把农村合作医疗作为构建和谐社会,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工作来抓,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目前,全市有74.4万农民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达96.6%。 阳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敖广恩、胡海广等市领导多次带领有关部门负责同志深入各地农村,了解农村合作医疗开展情况,要求各级各部门积极做好宣传发动,认真抓好这项惠及千家万户的工作,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在具体工作中,该市坚持做到以点带面,攻破难点,提高参合率。注重抓好“五带头”,即村干部、村长及其亲属带头;党员及其联系户带头;镇干部及外出在行政、企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的家属带头;群众积极分子带头;外出务工、经商致富的农户带头。该市还利用参合人员患病住院得到医疗费报销及医疗救助的典型进行宣传,让农民群众感受到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好处。特别是从去年开始,农医实行封顶线6000元、镇级卫生院住院补偿标准提高到50%、符合计生政策人员正常住院分娩补助100元及从今年开始实行门诊补偿、大额慢性病门诊补偿等政策,增强了农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信心,使他们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据统计,自2002年该市在合水镇平南村试点推广农医工作至今,全市因病住院补偿4.5万人,补偿金额4022.5万元;资助五保老人及特困群众等5.7万人;救助患重病的特困群众2567人,救助金额278.9万元。 为了解决农民看病难问题,阳春市从今年4月开始实施农村合作医疗门诊补偿制度,从筹资总额中每人提取10元作为门诊补偿资金,农民可持合作医疗证在户籍所在地卫生院和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卫生站就诊,直接补偿规定的等额医药费用。到目前止,该市已有410所乡村卫生站被定为农村合作医疗门诊补偿定点卫生站,并对400多名乡村医生和50多名卫生院有关人员进行培训,确保了门诊补偿各项工作正常开展。同时,从今年9月开始,该市在合水、春湾、潭水、松柏等镇试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即时报销制度。试点镇参合农民可凭有关证件到所在镇卫生院住院,并按要求填写有关材料,农民出院时只需支付自付部分,报销部分由医院垫付,该举措为农民住院看病提供了极大方便。 与此同时,该市强化资金监督管理,按照“政府引导、集体扶持、个人筹资为主”的原则,切实抓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筹集,逐步建立长效农医筹资机制。资金运作方面,该市自实施统筹以来,严格按照“基金收支分离、管用分开、封闭运行”的要求,切实加强合作医疗基金管理,管好农民的“救命钱”。并在农业银行设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和救助基金专户,统一储存和管理。各镇(街道)也设立农医基金专户,由市农医办根据每月支付情况预存一定资金,作为报销医药费和救助金支出,农民在住院报销或申请救助时,有关部门做到严格审核,维护参合群众的合法权益。同时,充分发挥行政管理、审计监督和民主监督作用,市、镇两级成立农村合作医疗监督小组,邀请人大代表、纪委人员和农民代表为监督员进行督查。该市还坚持实行“三公开”的操作制度,即将农村合作医疗的章程和救助实施办法在镇、村公开栏公开;参加农医受惠人员的住院报销、大病救助和贫困人员参加合作医疗费用减免情况,当月在村公开栏张榜公布;每季度将农医资金使用和结余情况在新闻媒体公开。增加了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得到了参合农民的支持和称赞。 伍志雄 施达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