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3000农村贫困户喜迁新居
2008-01-07   来源:遵义农批网  作者:度娘   字体:【 】  浏览:81次   评论:0


yj0107a103
全市贫困户泥砖危房95.2%完成改造
3000农村贫困户喜迁新居

   本报讯(记者/陈军)“没有政府的补助,我们不会住上这样好的新房子。”近日,记者在阳东县那龙镇那龙村采访时,低保户梁起彬老人向记者讲述了他住进新居的喜悦。老人家一个多月前刚刚搬进50平方米的新居,因为是低保户,按规定他家可领到1.5万元补助,占建房成本的七成。记者了解到,目前全市3249户住在泥砖危房里的贫困户中,已经有3092户像梁起彬一样迁进了新居。
我市泥砖房总数为9.29万户,分为泥砖房、贫困户泥砖房及贫困户泥砖危房三大类。按照去年省里的部署,各地要首先完成贫困户泥砖危房的改造任务,而且去年的泥砖房改造省级补助也由以往的每户4000元提高到了5000元。根据去年上半年的统计,当时我市仍有3249户贫困户泥砖危房没有改造。接到任务后,我市迅速行动起来,通过政府扶持、发动社会募捐、争取省对口部门专项资金支持、单位挂钩扶持及小额贷款等多种渠道筹措资金,为改造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去年之前,我市9.29万户泥砖房中,已经有86%完成改造,剩下尚未改造的都是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的农户,而其中的3249户贫困户泥砖危房的改造工作更是“难上加难”。为保证改造工作顺利进行,我市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将3249户贫困户细分为一般贫困户、低保户及五保户三类,采取了“分类扶持”的办法开展改造工作。
阳东县合山镇丰垌村龙庆自然村的陈甜,在此次危房改造中被划分为一般贫困户。与全市2693户一般贫困户一样,她家领到了5000元的补助。此外,她还向亲朋好友借了两万元左右,最后加上家里多年的积蓄凑齐了4.5万元,建起现在这间100平方米、两室一厅的新房。陈甜说,没有政府的牵头,她可能下不了借钱建新房的决心,现在住进了新房,觉得当初的决定是正确的。
那龙镇和平村福元自然村的廖正方夫妇,都是年近90的老人,两个女儿都已出嫁,身边没有人照顾。开始的时候,廖正方一家被划为一般贫困户,只能领到5000元补助。
去年农业局上行风热线直播节目时,廖正方的女儿将电话打进直播室,向农业局领导反映她家的困难。事后农业局就此事进行调查,发现廖正方一家确属低保户,而且廖正方的老伴还是军烈属,于是将补助标准提高至1.5万元。现在,新房子就差地面没有铺水泥,夫妇俩1月中旬就可入住30平方米的新居。
据悉,全市像廖正方这样领到1.5万元补助的低保户有327户。1.5万元补助中,5000元为省级补助,1万元为地方政府的补助。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对于的确没有能力建新房的低保户来说,5000元省级补助根本解决不了一家人的住房问题,因此我市出台了为低保户增补1万元的政策。实践证明,这种视具体情况分类扶持的方法非常有效,也受到群众的好评。
对于五保户、孤寡老人,其住房改造办法分为4种:如果原来的危房维修后可以入住,就用5000元补助款加以维修;如果无法维修,就用5000元钱在附近买一个二手砖房供老人居住;实在买不到合适的房子,就用5000元钱建一个10平方米左右可供一人居住、无过多装修的砖房;如果以上3种方法都无法实行,可安排老人去养老院。经过努力,全市住在泥砖危房里的229户五保户、孤寡老人,目前都已得到相应的安置。
据农业部门统计,截至去年年底,全市已经投入贫困户泥砖危房改造资金7743万元,其中各级政府补助2276万元。3249户贫困户泥砖危房全部动工改造,其中95.2%已经完成改造,剩下的将在今年春节前全部竣工。
 
图:村民陈甜告别泥砖危房住进了100平方米的新家。 刘再扬 摄

Tags:3000 农村贫 责任编辑:度娘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阳江GDP年均增长13.8% [下一篇]阳春GDP首次突破100亿元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